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每年( )为国家宪法日。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2.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损毁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子以赔偿。区政府的这一做法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以下人群,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A.老年人B.小学生C.20周岁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4.(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A.1999 B.2008 C.20145.2013年10月,新《旅游法》正式实施。下列关于宪法与该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替代旅游法B.宪法与旅游法地位相同\nC.宪法是旅游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旅游法和宪法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6.2014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A.12345B.12308C.132087.下列场景反映公民享受权利的是( )。①小明每天高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 ②爷爷90岁了,领取国家的高龄补贴③外公60周岁,政府允许退休了 ④姐姐大学毕业,被招聘到政府部门上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8.下列( )不是中国公民。A.出国的人B.外籍教师C.未满18岁的人9.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B.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C.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10.周末,小明哥哥小欢入伍了,小明一家高高兴兴为他践行,此情境中小明哥哥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公共秩序\nC.依法纳税D.依法服兵役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2.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3.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 )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4.我国( )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 )中国国籍。5.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 )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 )不断改善,( )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6.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 )国籍。7.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 )的权利等。8.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 ),也包括( )。9.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 )”载入宪法。10.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同树根,(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的生命、健康、房屋、用具、生产、消费等等,都是受到民法的保护。( )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3.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 )4.“保守”是保存、守护,“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5.宪法的生命植根于人民,宪法的力量源泉来自于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我国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7.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也可以正常进行。( )8.我们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更要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 9.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10.宪法宣誓能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2.日期与活动主题。5月15日 世界人权日12月4日 国家家庭日12月10日 国家宪法日\n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本学期你学习了法律专册,你有什么收获或困惑?2.王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自己创办了工厂,做了厂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请分析一下王军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3.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事情和法律有关?4.读一读,想一想。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毛泽东你对上面这两句话是如何理解的?5.公民身份证有那些含义?六.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资料一: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劳动、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资料二:张童少年时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被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1)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你是如何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这句话的?(3)你是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n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2.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 ( ) ( ) ( ) ( ) 3.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C5.C6.B7.B8.B9.A10.D二.填空题1.强制力;权威性 2.身份证号码;号码3.法律;行为;权利;法律4.不承认;退出5.法治;文化;生活;生态6.中国7.接受义务教育8.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9.人权10.宪法;其他法律\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收获:学习了解了不少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增强了权利、义务观念;对宪法有了一定认识;了解了国家机构等。困惑: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不了;对国家机构的职责及其关系搞不清楚等。2.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3.吃东西不干净,食物中毒,要求商家承担责任遭拒;买家电,用了一段时间非人为原因损坏,在三包期限内找商家处理遭拒;某家小孩把另一家小孩打伤了,觉得就是小孩子小打小闹,不肯赔付医疗费……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成、法律地位。5.前6位为地址码;第七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X表示。六.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七.材料题1.(1)张童享受了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权、服兵役、依法纳税和劳动等基本义务;(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没有权利也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而且我们可以不享受权利,但是必须履行义务。\n八.综合题1.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2.√;×;√;×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