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C.我父母是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我是中国公民D.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2.下面几个选项中,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未满18岁的人C.外籍教师D.犯罪被判刑的人3.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4.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民法规定的范围?(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B.公民的财产权C.行政机关履行职责5.16—25周岁的中国公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 )。A.10年\nB.15年C.8年D.126.下列关于行使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行使权利的方式必须合法。②行使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③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④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A.公民B.孩子C.学生D.顾客8.赵明的身份证号码是:331001200806208161李同的身份证号码:33100119980312303X从这两个身份证号码中,你可以判断赵明和李同( )。A.出生日期相同B.户口所在地相同C.性别相同9.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 )。A.知情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nD.礼貌权10.( )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A.法规B.道德C.规范D.纪律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2.(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 )的保障书。3.12月10日是全国( )。4.( )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6.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7.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8.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 )、( )的身份代码。9.2019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 )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宪法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是繁茂的枝叶。因此,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3.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4.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5.首都机场分为“中国公民”“外国人”等不同的通关通道。( )6.“12308”是办理公民身份证时的热线电话。( )7.小明出了火车站随手把火车票扔了。( )8.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9.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10.进行宪法宣誓没有什么意义。 (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6分)1.连线。\n2.下面列出了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列举宪法中规定的我们享有的基本权利(至少三种)2.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3.假期与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有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平安?4.我们掌握宪法知识对树立宪法权威的作用是什么?5.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20分)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n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未成年人维权途径有哪些?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n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2.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3.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C5.A6.B7.A8.B9.D10.B二.填空题1.行为2.宪法;权利3.人权日4.宪法5.根本法;基础;依据6.一致7.根本法;依据8.公民身份号码;唯一的;终身不变的9.宪法10.18;选举权;被选举权三.判断题1.√2.×3.√4.√5.√6.×7.×8.√\n9.√10.×四.连线题1.《儿童权利公约》----每个儿童有团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本公约締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酮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2.如下:五.简答题1.①受教育权;②物质帮助权;③休息权。2.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3.《道路交通安全法》《刑法》《民法》《旅游法》等。4.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n5.(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在邮局寄物品。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1、答: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答: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答:(答案不唯一)①告知情况:告诉家人;向老师、学校报告。②咨询寻求帮助: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③寻求法律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八.综合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如图:\n3.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