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身份证。A.未满十六周岁B.16-25周岁C.26-45周岁2.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吕惠娴建议他依(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劳动法》B.《侵权责任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行政诉讼法》3.工厂随意倒放污水、烟尘和皮料,这里涉及到的法律是( )。A.《广告法》B.《劳动法》C.《环境保护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A.养育B.照顾C.赡养扶助5.生活中公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监督,例如( )。A.采用书信\nB.电话和网络C.以上都是6.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活动都要受( )的约束和保护。A.道德B.民法C.刑法D.法律7.( )是证明公民身份,记录居民家庭关系状况的法定证件。A.户口簿B.身份证C.电话号码D.邮政编码8.根据宪法第二章规定,下列情景依次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①休息权②平等权③物质帮助权情景一: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情景二: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情景三: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9.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nB.保守国家秘密C.赡养扶助父母D.遵守公共秩序10.法律规定: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A.五月初五B.九月初九C.八月十五D.七月初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 )与(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2.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3.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4.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 )、( )和( )的人员越来越多,5.国家( )和( )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6.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中( )、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说明权利与义务是( )的。8.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9.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 ),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10.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 )的,那就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道德和法律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2.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 )3.小明出了火车站随手就把爸爸、妈妈、自己的火车票扔在了马路上。( )4.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 )\n5.在我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6.宪法和其他法律没有区别。( )7.宪法的生命植根于人民,宪法的力量源泉来自于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8.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9.Peter是美国人,具有美国国籍,他到中国居住十年后,就同时具有美国和中国的国籍。( )10.宪法规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1.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 小花的奶奶今年年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 劳动权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 物质帮助权小明给同学叫“瘸子” 平等权考某单位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 建议权王晓萌在政府网站就校园周边环境提建议 名誉权2.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我国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3.说说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过哪些义务?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5.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很大,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说一说身份证的用途都有哪些?(至少写出2个以上)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n1.广场舞是一种人民群众喜国乐见的娱乐方式,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头于广场不那和谐的新用,比如,北京发生过一起“广场舞大妈袭警案”,居民孟某在住所门前播放广场舞音乐,居民因为扰民报警,孟某不听警察劝阻,将警察抓伤。有人说,大妈们有跳广场舞的权利。有人说,居民有不被噪音打扰的权利。(1)对于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2)你有什么解决广场舞问题的好建议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李明在上学时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应聘到某国营公司工作,每月领工资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时给父母支付养老费用。请你分析上述案例中李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n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2.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A.文化权利B.人身自由权C.劳动权D.女性的权利E.财产权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3.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n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C5.C6.D7.A8.A9.C\n10.B二.填空题1.道德;法律2.183.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4.海外留学;务工;执行公务5.尊重;保障;权利6.根本大法;最重要7.一致8.界限;损害;滥用权力9.权利;义务10.相同;中国公民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略2.如下:\n五.简答题1.建立了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义务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等。2.不正确。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对于某些权利,公民可以放弃;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则必须履行。这既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要求。3.受教育、遵纪守法、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孝敬长辈等。4.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5.酒店住宿、办手机卡、车站取票六.辨析题1.(1)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广场舞大妈们行使权力的时候超出了界限,侵犯了居民的休息权;\n(2)广场舞大妈可以定时定点地跳广场舞,或者将音乐声音调低,不影响邻居即可。七.材料题1.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八.综合题1.B;C;A;E;D2.E;C;B;F;A;D3.F;A;B;D;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