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 )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A.法律B.道德C.刑法D.民法2.关于公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B.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C.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3.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已、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不能只作“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并履行义务的责任C.提高公民意识能够消除社会各种矛盾冲突D.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4.( )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D.家庭住址5.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 )。\nA.著作权B.发言权C.建议权D.平等权6.下列人员中是中国公民的是( )。A.持有中国护照出国旅游的人B.国内职业联赛中的外援C.持有美国护照来中国的人7.公民履行义务包括( )。①做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做的事情②不做法律禁止公民做的事情③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可不做④法律禁止的事情偶尔可以做A.①② B.②④ C.③④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 )。A.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化B.规定了我们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C.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严格9.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谜底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通则\n10.下列属于侵犯人权的是( )。A.给别人取外号B.上学迟到C.吃不健康的零食D.长时间玩游戏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中国公民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 ),尊重( )。2.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 )的、( )的身份代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为( );第15—17位为( ),第18位为( )。3.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4.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以( )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 )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6.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有效。8.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2020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 )。9.宪法保障的公民(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的权利。10.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 )2.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3.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4.彼得来中国工作多年并热爱这个国家,他可以放弃原来的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n5.到别国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未年满16周岁的公民,不可以领取居民身份证。( )7.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8.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年龄是16周岁。 ( )9.国家宪法日,一年共举行365次。( )10.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关挂失。( )四.连线题(共2题,共18分)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连线。纳税 领取高龄补贴 权利 人身自由 参加选举 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受教育 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在我国,对权利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公民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你知道有哪些监督方式?3.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保护人权的事例,并写明体现了哪项人权,至少写2个例子。\n4.国籍的取得有哪几种方式?5.说出公民身份号码的含义。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北京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会议。一进会场,只见宾馆门前的栏杆上,几十面色彩缤纷的各国国旗迎风招展,但没有看到中国的五星红旗。他震惊了,立刻找到会议的组织人员说:“一定要升起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梁帆的庄严声明受到重视,五星红旗终于飘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梁帆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敬佩,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1)“因为我在这儿”‘梁帆亮明的身份是什么?(2)梁帆履行了哪项公民基本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3.读了以下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n(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2)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纪录。(3)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n4.C5.A6.A7.A8.C9.B10.A二.填空题1.当地法律;当地的风俗习惯2.唯一;终身不变;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3.国家;权威性 4.宪法;宪法5.基本义务;个人利益;国家;社会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7.5;10;20;长期8.1954;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9.基本权利;最重要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权利:领取高龄补贴、人身自由、参加选举、受教育义务:纳税、维护国家安全、受教育五.简答题1.(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2.(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2)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3.(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未我可以去那里读书,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间动态,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4.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5.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1)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n八.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3.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