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每年的12月10日是( )。A.父亲节B.国际护士节C.世界人权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D.是否在中国出生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D.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4.( )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身份证。A.未满十六周岁B.16-25周岁C.26-45周岁5.( )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6.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触犯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校园中的打架事件是侵犯了他人的( )。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8.李某在公司的微信群里谩骂同事张某,造成很坏的影响,人民法院判决李某向张某公开道歉。这体现了我国法律中的( )。A.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D.国家机关不可以滥用权力9.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10.下列情景( )对应的是公民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A.田月琳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帮互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B.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nC.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 )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4.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5.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在下图中标示出来。( )( )( )( )6.居民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中,( )是一个人终身不变的信息。7.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8.中华民族是智慧、(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举世瞩目。为( )、( )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9.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是以( )取得的中国国籍。10.作为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2.我们还是小学生,可以不遵守法律。( )3.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4.有人将5角钱硬币熔化打成戒指卖,这是违法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保护人身自由权。( )6.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7.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8.在超市买到了假的产品,只能自认倒霉。( )9.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所以不可以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意见。 ( )10.小学生没有财产权。(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2.连一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小学生能参政议政吗?如何做?\n2.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抚按宪法、紧握右拳、进行庄严宣誓。请你谈谈你对宪法的了解。3.有人说“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再举例说明你的观点。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请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5.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六.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北京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会议。一进会场,只见宾馆门前的栏杆上,几十面色彩缤纷的各国国旗迎风招展,但没有看到中国的五星红旗。他震惊了,立刻找到会议的组织人员说:“一定要升起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梁帆的庄严声明受到重视,五星红旗终于飘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梁帆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敬佩,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1)“因为我在这儿”‘梁帆亮明的身份是什么?(2)梁帆履行了哪项公民基本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n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D4.A5.A6.D7.B\n8.B9.B10.B二.填空题1.123082.一律平等3.社会主义建设;使命4.国家;强制力;权威性5.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年月日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6.公民身份号码7.根本法;依据8.勤劳;勇敢;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9.出生的方式10.法律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下:五.简答题1.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2.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③它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④宪法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⑤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说出3点就可以满分。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当我们受到欺凌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4.树立宪法权威,需要我们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作为青少年在生活中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维护宪法权威。\n5.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六.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七.材料题1.(1)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八.综合题1.(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2.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被选举权;反映出他有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