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公共场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随地吐痰B.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C.可以大声喧哗D.排队时,可以插队2.疫情期间,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必要隔离,这是维护公民的( )。A.财产权B.健康权C.社会保障权3.今年“两会”期间,小刚一家人参与了家乡新城选址的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小刚一家人行使了公民的( )。A.平等权B.文化权利C.检举权D.建议权4.“任性”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下面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n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5.我们大家都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是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6.( )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劳动法7.“夫法者,所以兴功俱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说明( )的重要性。A.规则B.法律C.统治8.陈璐通过学习,知道了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由此陈璐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宪法是国家根本法B.宪法是公民确立的保障书C.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方略D.宪法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9.下列情景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 )。\nA.小黎的妈妈为小黎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正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签订合同。B.邻居小马在上班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C.区政府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毁损了王奶奶家屋内的合法财产,予以赔偿。D.二叔的健身房开业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企业营业执照。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这是因为我们( )。A.是少年学生B.是中国公民C.生活在中国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 )和(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2.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 )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 )不断改善,( )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3.同学们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 )法制定的。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6.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国公民。7.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8.(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 )的基础和依据。9.( )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 )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 )的理念,关注( )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10.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 ),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n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2.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3.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是20年。( )5.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 ( )6.国家大事是人大代表的事情,和我们小学生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7.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可以行使。( )8.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基数的五分之一。( )9.我们乘坐完火车,火车票就可以直接扔了。( )10.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不同年龄身份证有效期限不同,请你连一连有效期5年 26——45周岁有效期10年 16——25周岁有效期20年 46周岁以上长期有效 未满16周岁的公民2.将下列所宪法条款和对应的场景内容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2.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3.我国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班主任交代给你一个任务,向全班同学宣传宪法的知识。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向大家宣传呢?\n5.张一的妈妈假期带她出去旅游。出发前带他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的上它。想一想,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妈妈给小华报了钢琴班,小华很喜欢弹钢琴,经常练钢琴到半夜,这天晚上十点半,小华的邻居来敲门,让小华晚上练琴不要到这么晚,影响他们休息,小华觉得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享有在家自由练钢琴的权利。(1)你觉得小华的做法对吗?从权利的行使角度分析一下原因。(2)如果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2.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n纪律:( )。3.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A.文化权利B.人身自由权C.劳动权D.女性的权利E.财产权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D4.C5.D6.A7.B8.A9.D10.B二.填空题1.道德;法律\n2.法治;文化;生活;生态3.宪4.国籍;护照5.宪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7.自由和权利8.宪法;其他法律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教育均衡;弱势 10.人身自由;政治;经济社会;基本权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有效期5年----46周岁以上;有效期10年----16——25周岁;有效期20年----26——45周岁;长期有效----46周岁以上2.如下:五.简答题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2.《教育法》保证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教师法》规范了老师的言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学校保护3.建立了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义务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等。4.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办一期有关宪法知识的黑板报;举办一次班级宪法知识竞赛。5.(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n(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4)在邮局邮寄物品;(5)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小华的做法不对,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小华有弹钢琴的权利,但是他损害了邻居合法的权利,他的邻居也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2)向邻居道歉,不在晚上休息时的练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八.综合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2.(7)(10);(3)(8);(1)(2)(4)(5)(6)(9)3.E;C;B;F;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