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A.刑法B.宪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2.下列哪种方式不能取得国籍(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旅游的方式3.( )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A.民法B.刑法C.行政法D.宪法4.( )不是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5.古希腊的公民是( )。A.妇女B.奴隶C.本城邦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n6.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 )。①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知识②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③取得高学历,掌握高科技④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⑤学会独立生活,自食其力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7.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 )。A.树根B.树枝C.树梢D.枝叶8.(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A.法律B.宪法 C.权利9.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是( )。A.纪律B.法律C.道德10.妈妈在街上购物,被人偷走钱包,涉及的法律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nD.《妇女权益保障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9分)1.中国公民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 ),尊重( )。2.中华民族是智慧、(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举世瞩目。为( )、( )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 )、( )。4.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6.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 )的法律( )、法律( )、法律( )。2014年我国将( )月( )日设为( ),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7.在我国,国家的根本法是( ),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其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其相抵触。8.( )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9.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 )证,我们( )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义务。10.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 )2.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 ( )3.商店里出售盗版书籍属于侵犯公民的文化权利。( )4.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著作权。( )5.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6.在身份证的反面印有我国国徽。( )7.我国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8.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9.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少的国家。( )10.年纪小的时候我们由父母抚养,长大后我们赡养父母。(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我会连。\n休息权 ①王明的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 贴。物质帮助权 ②小红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 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受教育权 ③王林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 假日,也不发加班费。平等权 ④张璐6岁时成为一名小学生。2.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张默和老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刑法税务机关对某民营企业进行征税 民法李江醉酒驾驶造成多人死伤 行政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2.哪些事件令你感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3.法律援助主要面向哪些人?4.小明的身份证号码为:14272319800916442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小明的出生日期为哪一年哪一天?5.刑法的作用?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陵城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开展了“宪法,我们的必修课”主题教育活动。(1)你认为在校园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至少说出三条)\n(2)我们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八.综合题(共3题,共34分)1.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2.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n ( ) ( ) ( ) ( ) 3.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n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A24.C5.C6.D7.A8.B9.C10.A二.填空题1.当地法律;当地的风俗习惯2.勤劳;勇敢;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3.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5.一律平等6.最高;效力;权威;地位;12;4;国家宪法日7.宪法8.宪法9.身份;必须;法定10.有关国家机关三.判断题1.√2.√3.√4.√5.√6.×7.√8.√\n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2.示例: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等等。3.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4.小明的出生日期是1980年9月16日。5.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七.材料题\n1.(1)答: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法制报告会;宪法手抄报;宪法主题班会等等。(2)答:①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积极宣传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③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⑤维护宪法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任意符合三条,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3.C;D;A;E;H;F;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