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行政机关是依据( )设立的。A.国法B.宪法C.制度2.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 )。A.殴打B.捆绑C.关黑屋D.思想教育3.下列行为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B.参与爱心志愿服务C.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4.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下列对于法律的理解,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的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C.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治理国家的法律\nD.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的发展空间6.以下关于公民履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①履行义务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 ②履行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③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7.(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A.护照B.居民身份证C.户口本8.我国的宪法日是( )。A.12月4日B.12月12日C.9月17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2.日常生活中,警察依法有权查验( )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这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5.(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它是政府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6.我国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7.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过马路,要遵守(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 )、保护(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8.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9.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 )使用。10.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可以滥用权利。( )2.管仲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是他及其学派的著作总集。( )3.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4.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5.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 )6.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不能正常进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8.国家大事是人大代表的事情,和我们小学生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9.李叔叔在军事科研所工作,别人问他的工作情况,他都给别人说不知道。( )10.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文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请你谈一下,作为社会基本规则的法律,在社会交往中有什么作用?2.列举生活中父母会用到身份证做那些事情?3.习近平主席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等文中引用唐代工勃《上刘左相书》中的“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5.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两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活动园。\n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天,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可以去那里读书。(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4)我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5)在我的家乡西藏,很多学校都实行汉藏双语教学。(6)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了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请你将不同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大树上面相应“○”内。A.婚姻法;B.宪法;C.立法法;D.公司法;E.行政处罚法;F.民事诉讼法;G.劳动法2.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n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C4.C5.C6.A7.A8.A9.C10.B二.填空题\n1.国家机关2.居民身份证;配合3.宪法;公民4.古希腊;公民身份号码5.法律援助6.12月4日7.义务;交通法规;公物;环境8.权利;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公安机关;借给他人10.根本法;依据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a.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nd.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重虾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五.简答题1.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2.酒店住宿、车站取票、办理手机卡和银行卡等等。3.法律一经订立,凡有违犯者,必须实施惩治;命令一经发出只有坚持执行,而不能违反。4.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5.(1)坚持依法治国。(2)坚持文明执法。六.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七.材料题1.以上事例分别说的是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知情权、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受教育权和知情权;人权保护事例:我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去浏览政府信息,还给市长打热线电话提出自己的意见。八.综合题1.如下:2.D;C;A;B\n3.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