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生活中公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监督,例如( )。A.采用书信B.电话和网络C.以上都是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A.刑法B.民法C.宪法3.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A.12315B.10119C.12805D.123084.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损毁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子以赔偿。区政府的这一做法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5.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眼。这表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n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子法6.(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人权B.监督权C.选举权D.教育权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8.关于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为家中的一员,未成年人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B.未成年人的任务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C.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D.可以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9.《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 )。A.老人节B.老年节C.重阳节D.敬老节10.(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A.人民B.公民\nC.永久居民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 )。2.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3.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 )等权力,学习知识,快乐成长。4.刑法是规定犯罪和( )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 ),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5.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的公民都有( )和( )。6.宪法是国家的( ),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 )。7.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 )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 )、( )与( )。8.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 )的,那就是( )。9.中国是全世界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 )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0.具有( )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3.“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并且沿用至今。( )4.我国将11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5.日常生活中,警察有权依法查验公民的身份证、护照等证件。( )6.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相同的功能。( )7.每位公民既享有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8.公民个人形象和行为与国家无关。( )9.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少的国家。( )10.小明出了火车站随手就把爸爸、妈妈、自己的火车票扔在了马路上。(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连一连各号码代表的含义:第1---6位 第7---14位 第15—17位 第18位\n顺序码 地址码 验证码 出生日期码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2.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班主任交代给你一个任务,向全班同学宣传宪法的知识。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向大家宣传呢?3.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4.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数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5.举例说说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n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 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 请你分析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2.结合资料,完成:\n\n1.请你对照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情景分别是哪项人权?将其填在相应的括号内。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可以去那里看书。( )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我的家乡西藏有学校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作为公民,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用连线的方式把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3.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D4.B\n5.C6.A7.B8.B9.B10.B二.填空题1.权利;滥用权力2.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3.财产权;受教育权4.刑法;犯罪 5.18周岁;选举权;被选举权6.根本法;保障书;权利7.国际;和睦;幸福;进步8.相同;中国公民9.五;海洋科学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a.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重虾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五.简答题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办一期有关宪法知识的黑板报;举办一次班级宪法知识竞赛。3.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4.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5.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虐待父母造成的。说明了: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赡养父母;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综合题1.如图:\n2.1.工作权利;文化权利;健康权利;少数民族权利;表达权和监督权;受教育权2.3.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