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是( )。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婚姻法2.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和精神病患者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D.司法惩治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4.每年的12月10日是( )。A.父亲节B.国际护士节C.世界人权日5.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依法受教育的义务 \n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③依法纳税的义务④选举和被选举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哪位小朋友不具有中国国籍( )。A.小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小明出生在德国B.小亮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他出生在美国C.迈克是英国人,他与父母在中国旅游7.下列关于行使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行使权利的方式必须合法。②行使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③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④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宪法规定充分说明( )。A.宪法与国家培养人才息息相关B.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C.宪法与全体公民生活关系不大D.宪法就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9.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要遵守当地的法律。②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③在餐厅吃饭时大声喧哗。\n④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A.①③②④ B.④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④10.张大爷年老多病,他的儿女们轮流照顾他。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赡养扶助父母C.遵守公共秩序D.保守国家秘密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2.2014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弘扬( ),建设法治中国。3.刑法是规定( )和( )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 )的主要法律。4.( )是保护我们最有效、( )的手段。5.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6.我国将每年的(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7.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 ),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8.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 )。9.宪法是国家的( ),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 )。10.合法的行为受到的( ),违法的行为受到(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未满16岁的公民不能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 )2.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3.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没有人身权。( )4.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5.刘某某趁夜深人静,将道路护栏卸走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 )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 )7.我们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可以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8.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n9.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 )10.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1.连线题。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文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n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你知道中国近年来在各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说一说。2.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3.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4.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n(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3.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C\n5.B6.C7.B8.A9.B10.B二.填空题1.宪法2.宪法精神3.犯罪;刑罚;日常生活秩序4.法律;最有力5.使命6.12月4日7.基本权利8.地位9.根本法;保障书;权利10.保护;制裁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图:五.简答题1.答案不唯一:1.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2.中国高铁迅速发展,行驶速度、总里程稳坐世界第一。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4.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1月14日,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5.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6.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1.权力是由宪法赋予的。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2.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3.(答案不唯一)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车站取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邮寄物品……4.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n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八.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7)(10);(3)(8);(1)(2)(4)(5)(6)(9)3.①;③;②;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