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1分)1.(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A.刑法B.婚姻法C.民法D.劳动法2.在社会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②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③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1)过马路,( )。(2)在公共场所,( )。(3)借了别人东西( )。A.按时归还 B.遵守交通规则 C.禁止喧哗4.(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n5.以下对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B.以个人的意愿选择而取得国籍C.只要愿意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就能够加入中国国籍D.在我国的现行规定中,中国公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拥有双重国籍6.(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A.治国安邦B.大力宣传C.法律援助D.开展活动7.下列关于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美国国籍的马克不是中国公民B.去美国出差的小李不是中国公民8.小亮妈妈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这侵犯了小亮妈妈的( )。A.平等权B.建议权C.劳动权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的权利和义务。A.受教育B.支配自己财产C.纳税\nD.服兵役10.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吕惠娴建议他依(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劳动法》B.《侵权责任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行政诉讼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62分)1.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证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2.(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3.宪法是国家的( )法,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4.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 )着人们的行为,( )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6.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和( )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7.(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8.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 )权益,维护( )秩序。9.( )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 ),( )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1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n1.犯罪后被判刑依然是中国公民。( )2.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3.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少的国家。(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也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5.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 )6.在我国购买火车票、人住酒店都需要身份证。( )7.我年龄小,没有什么权利。( )8.下车后就可以将车票随意乱扔了。( )9.中国公民可以具有双重国籍。 ( )10.向宪法宣誓,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 )四.连线题(共2题,共16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2.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办事不再走“冤枉路”。我们阜阳有这种“政务超市”吗?名称是什么?2.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看看下列内容对应公民的哪些义务?请你写出来。(1)小强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去上车。(2)王明和彝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n(3)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3.法律是什么?4.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没有法律约束,上述场所将变成什么样子?5.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抚按宪法、紧握右拳、进行庄严宣誓。请你谈谈你对宪法的了解。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看一看,小小身份证有多大用处?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你知道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32分)1.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n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2.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3.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C、A 4.C5.A6.C7.A8.C9.A10.D二.填空题1.身份代码\n2.宪法;基础;依据;效力;权威;地位3.根本;12;44.规范;保障5.基本权利;基本义务6.自由;权利;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7.刑法;民法 8.合法;公共9.法律;行为;权力;关系;法律10.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下:\n五.简答题1.有,阜阳市行政服务中心2.(1)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3)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3.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如果没有法律,上面这些地方可能就会一片混乱,没有秩序,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件。5.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③它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④宪法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⑤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说出3点就可以满分。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身份证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证明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其次就是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住店的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学生考试的时候也需要拿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八.综合题1.C;D;A;E;H;F;G;B2.②;④;①;③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