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2.下列情景( )对应公民的休息权。A.徐孟良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B.沈佳宜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是“仅限男性”C.尚志祥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C.出国旅游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5.今年“两会”期间,小刚一家人参与了家乡新城选址的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小刚一家人行使了公民的( )。A.平等权B.文化权利C.检举权\nD.建议权6.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推动世界国际人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C.《儿童权利公约》D.《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7.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犯罪后被判刑的人C.外籍华人8.以下没有选举人大代表资格的是?( )A.小学生B.18周岁公民C.退休的老人9.(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A.1999 B.2008 C.201410.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n1.(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 )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3.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4.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5.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 )。6.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7.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8.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等权利。9.(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 )的保障书。10.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 ),在商场里,我们都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小学生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爷爷奶奶的一样。( )2.宪法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3.身份证的用处很多。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等都需要身份证。 ( )4.我们作为小学生,不需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5.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 ( )6.道德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7.“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这句话是毛泽东提出的。( )8.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9.去某饭店吃饭,不要发票,老板就打折,多划算。 ( )10.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请把下列情景与对应的公民的义务连起来。①我和同学在马路边,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 A.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小王的爸爸住院了,小王请假去照顾他。 B.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李红参加了班里“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C.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④小刘从来不和别人谈论有关义务军人父亲的工作。 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人跳“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2.我们掌握宪法知识对树立宪法权威的作用是什么?3.身份证是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请认真观察图片,再回答问题。(1)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n(2)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请你列举身份证的用处(列举至少三个)。4.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5.在我国,什么样的人有选举资格?什么样的人没有选举资格?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资料一: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劳动、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资料二:张童少年时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被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1)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你是如何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这句话的?(3)你是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n(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 ( ) ( ) ( ) ( ) 3.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B5.D6.B7.C8.A9.C10.C二.填空题1.法律援助;未成年 2.宪法3.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4.1982;国家宪法日5.国家宪法日6.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7.义务8.权利;财产权 9.宪法;权利10.学生;顾客;公民\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2.如下:五.简答题1.有,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2.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3.(1)身份证背面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正面有签发机关和有效期。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身份证号码。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n4.(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5.根据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1)张童享受了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权、服兵役、依法纳税和劳动等基本义务;(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没有权利也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而且我们可以不享受权利,但是必须履行义务。八.综合题1.D;C;A;B 2.√;×;√;×3.如图:\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