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佳琪的奶奶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A.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2.(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A.签发机关B.公民身份号码C.有效期限3.在我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一项最基本政治权利是( )。A.批评建议权B.人身自由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4.公民身份证上没有的信息是( )。A.姓名B.婚姻情况C.家庭住址D.公民身份号码5.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n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选项是( )。A.受教育和劳动B.人身自由和言论自由C.受教育和计划生育D.劳动和信仰自由7.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巡视员郭京毅被北京市检查院批准逮捕,其被指控涉嫌受贿罪。上述材料体现了( )。A.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8.( )是证明公民身份,记录居民家庭关系状况的法定证件。A.户口簿B.身份证C.电话号码D.邮政编码9.(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民法B.刑法C.宪法\nD.司法10.公民的(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A.户口所在地B.出生年月日C.性别D.身份证号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同树根,(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2.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是( )。它由( )位数字组成。中国的公民刘林26周岁,身份证有效期限是( )年。4.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5.( )保护我们的生命、( )、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 );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 )。6.宪法除了( )公民的基本权利,还( )了公民的基本义务。7.(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8.( )调整社会关系,( )合法权益,( )公共秩序。9.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是世界人权日。10.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限制着我们的自由。( )2.身份证号码是由15位数字组成。( )3.在我国工作了很久的外国人就是我国的公民。( )4.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要查验我们的身份证,我们不能给。( )5.玲玲的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玲玲出生在美国,那她就不能入中国国籍了。( )\n6.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维护我们的权利。( )7.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 )8.1982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9.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 )10.在超市买到了假的产品,只能自认倒霉。(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连一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2.连线魔方。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至少列举出五项)\n2.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两条)3.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答:(1)工厂里:(2)道路上:(3)超市内:(4)学校中:4.张一的妈妈假期带她出去旅游。出发前带他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的上它。想一想,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5.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20分)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未成年人维权途径有哪些?\n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请你把对应的选项填到括号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A.人身自由权 B.财产权 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文化权 E.物质帮助权3.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B5.B6.A7.B8.A9.C10.D二.填空题1.宪法;其他法律2.23.公民身份证号码;18;204.人身5.民法;健康;储蓄;合同;社会关系6.保障;规定7.刑法;行为;惩罚8.法律;保护;维护9.12月10日10.国家;权威性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n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公民履行的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2.(1)坚持依法治国。(2)坚持文明执法。3.(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n(3)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4)在邮局邮寄物品;(5)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5.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答: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答: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答:(答案不唯一)①告知情况:告诉家人;向老师、学校报告。②咨询寻求帮助: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③寻求法律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八.综合题1.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B;A;E;C;D3.(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n(√)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