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产生。A.民主选举B.上级指派C.民主自愿D.社会成功人士推荐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妈妈给芳芳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它受( )保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企业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管理范围。A.民法、行政法、宪法B.行政法、宪法、刑法C.宪法、行政法、刑法D.刑法、民法、行政法3.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找各种借口不给开发票,此时孙园的爸爸应该( )。A.与服务员大声理论,让店里的顾客都听到B.拨打纳税热线12366C.带着无奈和怨气离开D.要求用别的物品补偿一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的权利B.法律没有规定我们的义务C.我国的根本法是民法5.去这些地方必须携带身份证( )。\n①商场买东西②快递点邮寄物品③饭店吃饭④火车站自助取票⑤去电影院看电影A.①⑤ B.②④ C.①③6.下面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没有界限的B.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7.根据宪法,( )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B.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C.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9.小明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这涉及到公民( )的基本权利。A.平等权B.休息权C.物质帮助权10.红领巾小学六年级二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手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 )。\n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 )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根本任务,规定了所享有的( )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 )。3.刑法是规定( )和( )的法律。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二是以 (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6.(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8.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 )的行为受到保护,( )的行为受到制裁。9.民法是维护人们( )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 )、( )、( ),保护我们的( )、( )、( )。10.我国宪法日是( ),世界人权日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我有著作权。( )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Peter是美国人,具有美国国籍,他到中国居住十年后,就同时具有美国和中国的国籍。( )4.明明和爸爸去饭店吃饭后,每次都不要开发票,而是向吧台服务员要一个小赠品。(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6.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 ( )7.根据宪法,执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8.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 )9.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 校验码第7——14位 地址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2.不同年龄身份证有效期限不同,请你连一连有效期5年 26——45周岁有效期10年 16——25周岁有效期20年 46周岁以上长期有效 未满16周岁的公民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请你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一下。2.在我国,哪些公民有选举资格?3.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4.说一说法律具有什么样的作用。5.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1. \n2018年8月21日上午,在从济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霸占别人的靠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当事女乘客(刚毕业的小姑娘)叫来列车长后,该男乘客自称“站不起来”。列车长问其是否身体不舒服或者喝了酒,对方回答:“没喝酒。”列车长问:“没喝酒为什么站不起来?”对方称:“不知道。”并表示到站下车也站不起来,需要乘务员帮助找轮椅。他拒绝坐回自己的座位,并称让女乘客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座位,要么去餐车。最后,列车长和乘警劝导男乘客无果,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的座位,直到终点。事发当天,孙某在自己的微信里向朋友描述当天的经历:“今天上午我又把一车厢的人耍的团团转,包括列车长,警察,一车厢的乘客,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2018年8月22日晚,当事男子对此事也进行了回应:称自己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8月24日,济南铁路公安处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9月3日消息,孙赫被列入黑名单,将限乘所有火车席别。(1)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男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2)想一想,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我们生活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3)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n(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B4.A5.B6.A7.A8.C9.B10.C二.填空题1.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2.宪法;法律;根本制度;公民;基本义务3.犯罪;刑罚4.出生的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5.基础;依据6.公民身份号码7.中国共产党8.合法;违法 9.日常生活;生命;健康;名誉;房屋;用具;储蓄10.12月4日;2月10日三.判断题1.√2.√3.×4.×5.√6.√7.×8.√9.×\n10.√四.连线题1.如下:X2.有效期5年----46周岁以上;有效期10年----16——25周岁;有效期20年----26——45周岁;长期有效----46周岁以上五.简答题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如同一棵大树的树根,其他法律如同树枝一般,树根为树枝输送养分,树枝依托树根生长。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1)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2)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3)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4)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等。\n5.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1)逍遥法外,以后继续霸座,并炫耀自己的行为;再在其他场合做出不道德的举动;遇到厉害的人揍他;由霸座升级到犯罪等。(分析的合情合理即可)(2)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事情都没有秩序、没有规矩、没有制裁,想咋干就咋干,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保障,你可以为所欲为,别人也可以对你为所欲为,到处都是犯罪、寻衅滋事,杀人越货,坑蒙拐骗,交通肇事,医患纠纷等等,人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举例说也可,意思对即行)(3)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人们行为的方向;(或明示人们的行为)法律如同尺子,衡量人们行为道德对错;(或公正评判合理与违法的行为)法律如同武器,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或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八.综合题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2.(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