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作为学生,应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但个别同学却在课堂上玩手机。对此,你想对他们说( )。A.追赶新潮流,做手机达人B.手机是你的,别人无权干涉C.纪律要遵守,学习要专心2.2016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学宪法,讲宪法3.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是由人民起草设置,受政府监督的法律B.宪法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4.(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A.司法B.刑法C.宪法D.立法5.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的是( )。A.道德B.法律 \nC.纪律6.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是( )。A.校验码B.地址码C.顺序码7.小风家境困难,父母不让她继续上小学了。她的父母侵犯了小风的( )。A.健康权B.受教育权C.人身自由权8.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9.小明在放学的路上发现商铺悬挂的国旗有损坏,及时提醒店主更换。他的做法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爱国B.敬业C.民主10.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n1.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 )、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 )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 )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 )儿童出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广泛关注。2.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 ),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3.在我国未满( )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4.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 ),以保证权力的行使( )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 )。5.没有选举资格的公民是( )和( )。6.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和(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7.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8.居民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中,( )是一个人终身不变的信息。9.(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 )。10.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 )的,( )的身份代码。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2.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3.人们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义务与法律无关。( )4.中国公民在境外也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 )5.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6.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每个领域的技术人才努力的结果。 ( )8.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 )9.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10.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连线魔方。\n2.对应连线:家庭 人身自由权学校 抚养权社会 受教育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3分)1.我国的刑法规定了400多种犯罪,列举出几种:(至少写出四种)2.国籍取得的方式有哪几种?3.哪些事件令你感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4.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5.为什么说“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六.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是,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孙园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请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n(1)你怎样看待饭店服务员不愿意开发票的做法?(2)你怎样看待孙园爸爸的做法?(3)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B\n5.B6.B7.B8.D9.D10.B二.填空题1.保护;爱护;城镇;留守2.合法权益;公民身份号码3.18周岁;18周岁4.监督;符合;利益5.未满18岁的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6.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其他公民7.出生;申请加入8.公民身份号码9.宪法;国家10.唯一;终身不变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下:五.简答题1.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2.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3.示例: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等等。4.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5.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六.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七.材料题\n1.(1)饭店工作人员不给开发票的做法是违法的,没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2)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是在维护国家的税收权利,是在监督饭店履行依法纳税义务。(3)我会索要发票,如果不给的话,我会拨打纳税热线或者去税务部门举报。(答案不唯一)八.综合题1.③;①;② 2.(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3.(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