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6—25周岁的中国公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 )。A.10年B.15年C.8年D.122.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的居民身份证。A.5年B.10年C.20年D.长期3.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一条小花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 )。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B.爸爸说:“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制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总体上( )。A.解决了温饱问题B.跟其他国家还相差很远C.实现了小康D.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n5.在社会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②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③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6.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了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生活离不开法律C.法律来源于生活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于是在许多国家的努力下,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的公约( )诞生了。A.《世界人权宣言》B.《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C.《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D.《儿童权利公约》8.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在中国工作了很久的美国人B.父母都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C.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已经加人美国国籍D.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公民9.小红到了入学年龄,父母不让他去上学,这是侵犯了小红的( )。A.人身权\nB.受教育权C.名誉权10.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份证,下列有关居民身份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必须有本人的照片;②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得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③公民身份号码由16位数字组成; ④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 )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2.法律如同尺子,( )我们行为的对错。( )的行为受到保护,( )的行为受到制裁。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 ),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4.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运用( )维护我们的权利。5.(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6.( )年( )月17日上午,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7.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党政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 )的特权,一切( )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8.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9.世界人权日是( )月( )日。10.法律由( )制定和颁发,具有(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法律是民法。( )2.人们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义务与法律无关。( )3.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被选举权,但有选举权。 ( )\n4.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5.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6.中国公民在境外也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 )7.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8.身份证件丢失,无需挂失,再办个就是了。( )9.小明出火车站随手就把妈妈和自己的火车票扔在了马路。( )10.12月10日被定为世界人权日。( )四.连线题(共2题,共20分)1.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2.我会连。李强按时上学认真听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爸爸当选为人大代表 劳动权叔叔阿姨在工厂上班 受教育权爷爷奶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生命 健康权爸爸妈妈相伴到公园锻炼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曾经在《管子·任法》里说过“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请谈你的理解。2.民法可以保护我们哪些权益?(列举出5点)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4.为了迎接我国第六个宪法日的到来,我校将举办一场宪法日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想出两条合适的宣传标语。5.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人跳“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14分)1.\n“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2.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3.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C5.C6.B7.C8.D9.B10.C二.填空题1.身份证;52.衡量;合法;违法3.宪法;公民权利;根本法律依据;基本权利;基本义务4.法律武器5.人权6.2018;37.宪法;超越宪法;违反宪法8.人身自由权利9.12;10\n10.国家;强制力;权威性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李强按时上学认真听课——受教育权;爸爸当选为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叔叔阿姨在工厂上班——劳动权;爷爷奶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物质帮助权;爸爸妈妈相伴到公园锻炼——生命健康权。五.简答题1.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等。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4.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学宪法,讲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符合题意即可)5.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六.辨析题1.有,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八.综合题1.(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2.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3.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被选举权;反映出他有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