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居民身份证工本费,由( )支付。A.申领人B.公安机关C.地方财政2.在我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中国公民B.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C.年满18岁的公民D.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赵刚仗着自己身材高大,经常欺负班级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甚至逼迫低年级同志给自己交保护费,如不顺从,就拳打脚踢,直到自己满意。这种行为主要侵犯了其他同学的( )。①人身自由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姓名权 ④名誉权 ⑤财产所有权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4.(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5.根据宪法第二章规定,下列情景依次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①休息权②平等权③物质帮助权情景一: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n情景二: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情景三: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6.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7.早晨,我们在上学路上,要遵守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8.(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法律B.道德C.宪法9.下列有关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权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各级国家机关要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10.妥善处理有关身份证信息的方法不包括( )。A.不能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nB.身份证不可以借给他人使用C.身份证丢失不用去挂失D.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力和权威性。3.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4.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5.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6.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7.(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8.(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9.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10.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 )日设立为(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宪法宣誓仪式,可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2.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每年的12月5日是国家宪法日。( )4.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5.我爸爸妈妈每次买东西都会跟商家要发票。( )6.小明坐火车出站后顺手把火车票扔在了地上。( )7.古代雅典时期男子和妇女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8.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等信息,要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9.刑法、民法、行政法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10.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连一连各号码代表的含义:第1---6位 第7---14位 第15—17位 第18位顺序码 地址码 验证码 出生日期码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将下面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场所家里 学生学校 孩子商场 公民社区 居民国家 顾客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假如10月1日国庆放假时,你有机会出国旅游,你准备怎样做?3.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经出示执法证件,哪些情形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4.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5.取得中国国籍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读故事,知法律。(1)王娟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后,家庭生活因难,家里人就不打算让她上学了,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馆打工。\n(2)楼上总是这么吵,怎么劝说都无效,真烦人。(3)王奶奶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养大,帮助他们成了家。现在她老了,手脚不灵便了,儿女们开始嫌弃她,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王奶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子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4)一天,有几个小学生想去社区的游戏厅玩,走到门口,游戏厅的管理员却不让他们入内。(5)大二学生小峰下课后,准备到马路对面的生活区。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辆通行,因此出了教学区,往右走一百米架设有一座人行天桥,小峰懒得绕行,就从马路上穿了过去。请谈谈上述五个案例都涉及哪些法律?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n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3.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C5.A6.D7.B8.C9.A10.C二.填空题1.宪法;依据2.国家;强制3.国家;强制性4.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5.权利;义务6.1982;国家宪法日7.宪法;基础;依据;效力;权威;地位8.国家宪法日9.权利;义务10.4;国家宪法日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如图:五.简答题1.(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2.①我们要主动向外国明介绍我们国家的文化和历史。②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③要讲卫生、懂礼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4.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5.两种:以出生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六.辨析题\n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1)王娟父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楼上邻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法》;(3)王奶奶的子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游戏厅的管理人员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小峰横穿马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八.综合题1.③;①;② 2.(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3.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