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A.国籍B.护照C.居留证D.籍贯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公民B.人民C.群众D.国民3.小亮的爸爸在石家庄打工,村里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里小亮的爸爸享有( )。A.劳动权B.文化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4.每年的12月10日是( )。A.父亲节B.国际护士节C.世界人权日5.下列( )不是中国公民。A.华侨B.未满18岁的人\nC.外籍教师D.犯罪被无期徒刑的人6.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 )召开,我国共取得奖牌总数是195枚。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7.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它们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宪法B.党章C.行政法8.下列哪些地方能用到身份证?( )。①在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车票 ②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③在手机营业厅办理开户业务 ④去饭店就餐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9.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这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10.下面是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法律名称是( )。A.国旗法 B.民法 C.宪法 D.刑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纪律、(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5.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6.不同的( )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7.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8.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9.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性。10.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时也需要身份证。( )2.作为公民,我们不能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 )3.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 ( )4.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5.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n6.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7.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8.在饭店用餐后,不用开发票,不会对国家的税收造成影响。( )9.我年龄小,没有什么权利。( )10.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不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连线题。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侮辱罪辱骂、中伤别人 寻衅滋事罪打群架 抢劫罪殴打他人,索要钱财 聚众斗殴罪2.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n2.“每个中国人走出国门,都是中国的名片。”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写一写你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好中国的名片呢?3.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4.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列举几个你知道的权利。(答出4个即可)5.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A2.A3.C4.C5.C6.C7.A8.B9.D10.C二.填空题1.国籍2.道德;法律3.宪法4.基本义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5.人民6.法律7.强制力;权威性 8.孩子;学生;顾客;变化;公民9.国家;权威10.一致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小亮的爷爷今年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劳动权;小明给同桌同学起外号叫“大傻”---名誉权;月月设问姐姐大学毕业,考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平等权;晓红在教育局长留言板就校园环境提建议----建议权。五.简答题1.宪法宣誓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2.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国外的任何行为,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我们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做好中国的名片。3.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4.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5.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六.辨析题1.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七.材料题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n八.综合题1.C;B;D;A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