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A.护照B.身份证C.出生证2.下面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 )。A.选举权B.人身自由权C.保守国家秘密D.隐私权3.下列场景反映公民享受权利的是( )。①小明每天高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 ②爷爷90岁了,领取国家的高龄补贴③外公60周岁,政府允许退休了 ④姐姐大学毕业,被招聘到政府部门上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罗马B.古希腊C.古埃及D.古印度5.拖欠工资,涉及的法律是( )。\nA.《治安管理处罚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D.《劳动法》6.我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她要求有( )。A.劳动权B.女性的权利C.平等权D.人权7.国籍的取得方式有(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上两种都是8.在下列的场所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影子的是( )。A.工厂里B.超市内C.道路上D.学校中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这是因为我们( )。A.是少年学生B.是中国公民C.生活在中国\n10.“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这件事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二.填空题(共10题,共60分)1.每年农历的( )为老年节,( )是世界人权日。2.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公民的( )以及( )。3.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美国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英国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瑞士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意大利的成年年龄则是( )周岁。4.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同树根,(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5.(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6.( )是身份证上独上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号码。7.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 )的行为受到保护,( )的行为受到制裁。8.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9.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10.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 )2.未满16岁的公民不能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 )3.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依据。( )4.为了保障自己或家庭的利益,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 )5.刑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 )6.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病人、疑似病人有接受治疗、接受隔离的法定义务。( )\n7.有人说:自己买的房子,什么时候装修怎么装修,我自己说了算。( )8.法律不但约束人们的行为,也保护着人们的权利。( )9.劳动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房屋、用具、储蓄。( )10.宪法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事例和法律关系连线题。某工厂向河道里排放污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王阿姨在某超市买到了假货 环境保护法王某醉洒驾车 劳动法李某拖欠工人的工资 刑法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将下面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场所家里 学生学校 孩子商场 公民社区 居民国家 顾客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你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权利和义务?2.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共同服务于人民。为了更好地便民利民,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你是怎么理解“一站式”服务的?3.小刘是一名职员。一天晚上,同学聚会多喝了几杯,驾着车在回家的路上撞伤了两名路人,惊慌之下驾车逃逸。小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了什么罪?4.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处?举例说明。5.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的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n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陵城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开展了“宪法,我们的必修课”主题教育活动。(1)你认为在校园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至少说出三条)(2)我们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2.判断并回答。\n(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B5.D6.C7.C8.B9.B10.B二.填空题1.九月初九;12月10日2.宪法;根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3.16;18;20;214.宪法;其他法律5.民法;合同6.身份证号7.合法;违法 8.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9.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n10.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五.简答题1.公民有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格尊严等权利,需要履行遵守公共秩序、服兵役、维护民族团结、依法纳税等义务;权力与义务是一致的,享受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即便放弃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n2.【答案】“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它具有便民利民、廉洁高效、规范政务公开、简化审批流程、创新工作模式、促进深化改革等。3.小刘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交通肇事罪。4.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寄物品(根据实际情况有道理即可)5.(1)首先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2)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3)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4)如果拖欠工资额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法来要回被拖欠的工资。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1)答: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法制报告会;宪法手抄报;宪法主题班会等等。(2)答:①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积极宣传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③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⑤维护宪法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任意符合三条,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n2.(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