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1分)1.下列宪法条例错误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纳税的义务2.下列法律中,( )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2019年国家宪法日活动主题是( )。A.学宪法 讲宪法B.学习贯彻党的19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4.饲养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隐私权5.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1)过马路,( )。(2)在公共场所,( )。\n(3)借了别人东西( )。A.按时归还 B.遵守交通规则 C.禁止喧哗6.( )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劳动法7.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拥有这篇小说的( )。A.肖像权B.受教育权C.著作权D.参与权8.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9.2011年2月3日,张某在学校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张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团结C.维护国家安全D.维护国家荣誉10.王奶奶生病住院,她的儿女轮流陪护。她的儿女履行的基本义务属于( )。A.保护公共财产的义务B.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n二.填空题(共10题,共62分)1.在我国( )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的公民为成年人。2.国民身份号码有(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一6位是( )码,第7一14位是( )码;第15一17位是( )码;第18位是( )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 )代替。3.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 )等权力,学习知识,快乐成长。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 )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根本任务,规定了所享有的( )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 )。5.日常生活中,(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检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的( )。6.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大到国家的( ),小到个人的(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7.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国公民。8.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9.宪法及民法、( )、( )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权利进行( )的保护。10.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份证的有效期是相同的。( )2.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想选谁就选谁。( )3.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我没有多大关系。( )4.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险,及时拨打“12308”热线电话求助。( )5.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依法维权,而不能以暴制暴。( )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罗马,并为古希腊所沿用。( )7.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著作权。( )8.宪法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9.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10.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文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2366 政府服务热线12308 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1234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留守儿童的定义是什么?3.张明旅游回来,刚出火车站口他就把火车票随手扔在地上,他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4.说一说,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5.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n1.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n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3.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n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A5.B、C、A 6.B7.C8.A9.C10.C二.填空题1.未满18周岁;18周岁以上 2.18;地址;出生日期;顺序;校检;x3.财产权;受教育权4.宪法;法律;根本制度;公民;基本义务5.警察;义务 6.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政治生活;家庭生活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8.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家庭9.刑法;行政法;全方位 10.公民三.判断题1.×2.×3.×4.√5.√6.×7.√\n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和同学友好交往。2.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3.张明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4.成功研制原子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成功举办奥运会、在对抗世界经济危机过程中发挥领头作用,这些都使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5.(答案不唯一)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车站取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邮寄物品……六.辨析题\n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八.综合题1.如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B;C;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