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A.人民B.公民C.永久居民2.下列关于公民履行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A.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B.不做法律禁止的事C.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可以随意选择义务3.(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A.道德B.法律C.纪律D.道德与法律4.早晨,我们在上学路上,要遵守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5.在下列的场所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影子的是( )。A.工厂里\nB.超市内C.道路上6.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和精神病患者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7.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A.10月4日B.11月4日C.12月4日8.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9.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A.年满18周岁的学生B.小学生C.退休的老人D.全职太太10.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A.合同\nB.录音C.证人证言D.鞋印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 )。2.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 )。3.法律如同( ),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4.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同时公民要履行宪法规定的( )。5.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6.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 ),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7.没有选举资格的公民是( )和( )。8.(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 )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9.(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10.(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小区旁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这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受教育权。 ( )2.妈妈把不用的身份证复印件撕碎后,扔进垃圾桶。( )3.彼得来中国工作多年并热爱这个国家,他可以放弃原来的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4.有些人可以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 )5.贫困户李大爷,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这种情形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 )6.我们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视而不见。( )7.作为未成年人,应当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8.宪法和其他法律没有区别。( )\n9.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四.连线题(共2题,共7分)1.把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名共和国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人身自由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至少列举出五项)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宪法是什么?)4.有人说“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再举例说明你的观点。5.刑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n1.说一说。小亮的爸爸八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来到企业工作。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1)请你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3.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n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B5.B6.A7.C8.D9.B10.D\n二.填空题1.行为;权利;之间的关系 2.法律;合法权益3.指南针4.基本权利;基本义务5.合同6.法律;权利;义务 7.未满18岁的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8.义务教育;义务教育9.宪法;效力;权威;地位10.宪法;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权五.简答题1.\n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2.公民履行的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3.(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当我们受到欺凌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七.材料题1.(1)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被选举权。(2)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八.综合题1.(7)(10);(3)(8);(1)(2)(4)(5)(6)(9)2.(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n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