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公民B.人民C.群众D.国民2.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A.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B.擅自拆阅他人信件。C.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检查犯罪的身份信息。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C.出国旅游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4.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赡养扶助父母D.遵守公共秩序5.如果你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电话( )进行求助。A.12308B.12366\nC.123456.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C.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7.在我国,( )的公民为成年人。A.16周岁以上B.20周岁以上C.18周岁以上D.30周岁以上8.下列关于公民参政议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B.是我们的权利,而不是责任C.能够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9.关于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为家中的一员,未成年人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B.未成年人的任务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C.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D.可以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10.“任性”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下面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n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 )和( )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2.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 )、( )和( )的人员越来越多,4.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5.(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 )、( )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6.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 )权益,维护( )秩序。7.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 )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 ),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8.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 )着人们的行为,( )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9.(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 )的基础和依据。10.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界限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主要靠道德与社会舆论。 ( )2.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已经触犯了法律。 ( )3.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能统一的。( )5.宪法规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6.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不能加入中国国籍。( )7.小学生也可以参政议政。( )8.宪法和法律都规定了我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它们二者没有什么多大区别。( )9.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我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10.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时不能大声讲话,更不能大声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一些有关自己隐私的内容。(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我会连线。 通信自由 维护祖国的安全享受的权利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 计划生育 住宅不受侵犯履行的义务 爱护公共财产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连线魔方。身份证号码 含义第1—6位 地址码第7—14位 校验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请你说一说,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看看下列内容对应公民的哪些义务?请你写出来。(1)小强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去上车。(2)王明和彝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3)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n5.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监督权?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案例分析。在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Z70次列车上,列车乘警在车厢内开展巡视检查时,张某将过期的身份证出示给乘警,乘警立即要求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检查。张某在翻找钱包时,将钱包内另一张身份证取出揣到裤兜内。民警要求他拿出来配合查验,但张某拒不配合工作。张某始终拒绝出示装在裤兜里的身份证,并要求换个地方查验,乘警随即将其带到餐车上。在餐车内,张某依旧拒绝配合乘警工作,甚至推搡乘警,阻碍乘警执行职务。乘警将其控制后移交保定火车站派出所。在派出所内,张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承认自己持有一新、一旧两张身份证。张某认为,乘警查验自己的身份证让自己很丢“面子”,所以故意不出示新身份证。张某被北京铁路警方依法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读了上述案例,你知道当警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n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A6.C7.C8.B9.B10.C二.填空题1.制定;颁布2.家庭住址;保密3.海外留学;务工;执行公务4.方向;对错;坚强盾牌5.法律;保护;制裁;行政;司法6.合法;公共7.人身;政治;经济;社会;基本权利8.规范;保障9.宪法;其他法律10.绝对三.判断题1.×2.√3.√4.×5.√6.×7.√8.×9.√10.√\n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2.权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与国家、社会、集体和组织的利益相冲突,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3.(答案不唯一)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车站取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邮寄物品……4.(1)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3)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5.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②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n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在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我们的身份证。当警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积极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八.综合题1.(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