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王林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应该运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2018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学宪法,讲宪法D.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3.下列场景反映公民享受权利的是( )。①小明每天高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 ②爷爷90岁了,领取国家的高龄补贴③外公60周岁,政府允许退休了 ④姐姐大学毕业,被招聘到政府部门上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4.在法律规定下,( )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C.受教育权\n5.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这是享受了公民的( )。A.受教育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6.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A.民主投票选举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府机构和公安机关7.在我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一项最基本政治权利是( )。A.批评建议权B.人身自由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8.( )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劳动法9.下面不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A.政治权利B.依法服兵役C.文化教育权利10.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触犯了( )。\n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 )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2.在我国,国家的根本法是( ),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其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其相抵触。3.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 )。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5.( )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6.作为未成年人,应( )父母的教导,( )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7.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既有对国家、(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8.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9.(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10.( )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3.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4.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6.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7.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8.为了保障自己或家庭的利益,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 )10.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安机关赋予的。(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外出旅游 服兵役高龄津贴 受教育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2.对应连线:家庭 人身自由权学校 抚养权社会 受教育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刑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2.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3.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很大,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说一说身份证的用途都有哪些?(至少写出2个以上)4.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5.我国居民身份证分为正面和背面,请你在下面方框内写出身份证背面的那些信息。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是,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孙园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请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怎样看待饭店服务员不愿意开发票的做法?\n(2)你怎样看待孙园爸爸的做法?(3)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18分)1.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3.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n(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B4.B5.A6.B7.C8.A9.B10.D二.填空题1.查验2.宪法3.行为;权利;之间的关系 4.基本义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5.宪法;宪法6.听从;孝敬;赡养扶助父母7.社会;家庭 8.姓名;生日;家庭住址9.孝敬老年人;九月初九 10.宪法三.判断题1.√2.√3.√4.√5.√6.√\n7.√8.√9.√10.×四.连线题1.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2.如下:五.简答题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2.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3.酒店住宿、办手机卡、车站取票4.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5.身份证背面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饭店工作人员不给开发票的做法是违法的,没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2)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是在维护国家的税收权利,是在监督饭店履行依法纳税义务。\n(3)我会索要发票,如果不给的话,我会拨打纳税热线或者去税务部门举报。(答案不唯一)八.综合题1.(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2.③;①;② 3.F;A;B;D;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