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A.护照B.身份证C.出生证2.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9月17日B.12月12日C.12月4日D.4月12日3.与“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这一生活中的场景相符合的宪法条款是(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4.“乱放鞭炮”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被列为过年最不雅行为。这主要告诉我们( )。A.乱放鞭炮是犯罪行为B.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D.放鞭炮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5.下列( )不是中国公民。\nA.出国的人B.外籍教师C.未满18岁的人6.我作为中国公民不应该( )。A.遵守法律法规,努力为创造和谐社会作贡献B.为了让自己获取最大利益而泄露国家机密C.为我国取得的科研成就,感到骄傲、自豪7.小叶买了一双鞋,穿了一天,鞋跟就掉了。小叶不应该( )。A.找商家索赔B.算了,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点C.实在不行通过法院起诉8.《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开经济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在我国,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和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9.妈妈在街上购物,被人偷走钱包,涉及的法律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D.《妇女权益保障法》10.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nA.10月4日B.11月4日C.12月4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 )、( )相结合的原则。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 ),具有中国国籍。3.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是( )的重要职责,也是( )和( )的共同责任。4.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 )。5.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 )、( )。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 )的使命。7.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8.我国的( )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9.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10.( )月( )日是世界人权日。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0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2.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 )3.有人将5角钱硬币熔化打成戒指卖,这是违法的。( )4.小刚说等他办到身份证了才是中国公民。( )5.古代雅典时期男子和妇女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6.宪法和法律都规定了我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它们二者没有什么多大区别。( )7.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但我还是小学生,长大后才能做这些事情。( )8.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10.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n1.牵线搭桥。(请把下面的情景与对应的法律连起来)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学典礼上校长带领师生肃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王叔叔和刘阿姨谈恋爱,准备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我会连。休息权 ①王明的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 贴。物质帮助权 ②小红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 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受教育权 ③王林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 假日,也不发加班费。平等权 ④张璐6岁时成为一名小学生。五.简答题(共5题,共38分)1.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对权利的监督?2.我国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请你为国家宪法日设计几条宣传标语。4.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5.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请你为国家宪法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案例:寒假里,为了小学生仔仔的出行方便,仔仔妈妈下载了共享单车APP,用自己的名字为仔仔注册了账号,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仔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自由“骑行生活。”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仔仔和妈妈的做法合理合法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n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3.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B5.B6.B7.B8.A9.A10.C二.填空题1.1982;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2.中国3.各级政府;家庭;全社会4.权利;第二次;宪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中国公民7.强制力;权威性 \n8.宪法宣誓制度9.一致的;权利;义务10.12;10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2.建立了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义务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等。\n3.(1)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3)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4)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5)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4.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5.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妈妈和仔仔的做法不合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0周岁的仔他骑车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有可能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仔仔妈妈的行为是不妥的,父母应引导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安全健康成长。建议:妈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仔仔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八.综合题1.③;①;② 2.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3.C;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