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是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法律名称是( )。A.国旗法 B.民法 C.宪法 D.刑法2.下面关于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基础C.宪法没有法律效力3.下列关于人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B.未成年人没有人权C.《儿童权利公约》是联合国所有人权条约中缔约国最多的一个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B.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nC.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印度6.司机驾车时遵守交通规则,履行了( )义务。A.保守国家秘密B.遵守公共秩序C.赡养扶助父母7.小亮妈妈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这侵犯了小亮妈妈的( )。A.平等权B.建议权C.劳动权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是( )年。A.5B.10C.15\n10.下图漫画中的人( )。 A.做到到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B.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C.只想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D.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的广泛,既包括我国( ),也包括( )等。不仅保护( ),也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4.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 );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 ),不( )别人。5.公民身份号码的第18位为( ),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 )。7.( )是国家的主人。8.宪法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9.(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10.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n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 )4.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5.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6.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7.小张的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是X,则说明他的第18位校验码为10。( )8.在学校,与我们小学生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10.新冠疫情爆发,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隔离,这种做法侵犯了人权。( )四.连线题(共2题,共18分)1.牵线搭桥。\n2.连线题。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说一说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2.和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3.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4.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5.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n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当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1)张老汉为什么要告儿子?(2)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3)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2.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n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C5.A6.B7.C8.C9.A10.C二.填空题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3.一律平等4.纳税;荣誉和利益;别人的财物;伤害 5.校验码;X6.违法;合法权益;赔偿义务 7.人民8.人权9.宪法10.身份证号码;号码三.判断题1.√2.×3.√4.√5.√6.√7.√8.√9.√\n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1)身份证号码,理论上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都是不同的。(2)身份证照片,每个人的长相、五官都是不同的。\n2.(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法律常识,特别是要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以此让自己具备守法、用法、护法的前提条件。(2)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让守法成为青少年的基本素养,真正能将“法”根植于内心,从而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3)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思而后行。(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善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借助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尚的尊严。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4.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他虐待父母造成的。(3)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八.综合题1.⑤;②;①;③;④2.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n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