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一些网站继续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互动栏目。某中学生在网上就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给总理提出了建议。该中学生是在行使( )。A.监督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D.决定权2.身份证上的前6位数字表示居民的( )A.户口所在地B.电话号码C.邮政编码D.家庭关系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 )国籍。A.外国B.中国C.双重国籍4.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5.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nA.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B.外籍华人C.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随母移民德国6.(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受教育权B.人权C.财产权7.《史记》记载,率军攻入咸阳后“约法三章”的是( )。A.项羽B.韩信C.司马迁D.刘邦8.下列不属于居民身份证上的信息是( )。A.民族B.姓名C.职业9.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10.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①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n②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③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④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日常生活中,警察依法有权查验( )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意志的集中体现。3.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 )权利。4.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 ),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6.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 )、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 )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 )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 )儿童出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广泛关注。7.纪律、道德和(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8.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具有( )和( )。9.(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10.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 )、社会、( )等方面的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2.人人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3.小丽12岁了,她已经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4.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年纪小的时候我们由父母抚养,长大后我们赡养父母。( )\n6.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7.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8.我是小学生,只享有权利,没有义务。( )9.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可以读书,这是我们受教育的权利。( )10.我被别人抢过钱,所以我必须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属于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将下列所宪法条款和对应的场景内容连起来。2.连线题。电线杆贴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叔叔和吴阿姨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n张兰大学毕业被聘为学校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一家工厂排污水导致鱼虾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升旗仪式学生唱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在我国,对权利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公民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你知道有哪些监督方式?2.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3.请举例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至少三条。4.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5.你知道生活中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身份证吗?至少写四个。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人跳“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年级2班召开了“宪法权威我之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张同学说: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王同学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李同学说:我们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赵同学说:任何纽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郭同学说: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1)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2)请你写两个宣传宪法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n(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B4.B5.A6.B7.D8.C9.A10.A二.填空题\n1.居民身份证;配合2.党和人民3.民主4.纳税;服兵役;不偷别人的财物5.法律武器6.保护;爱护;城镇;留守7.法律;权利8.国家制定和颁布;强制力;权威性9.刑法;民法 10.人身;经济;文化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2)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2.1.权力是由宪法赋予的。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2.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3.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答出三条即可,举例略)4.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5.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到邮局寄物品,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六.辨析题1.有,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七.材料题1.(1)上面的观点都有道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活动都应该得到追究;维护宪法权威,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宣传宪法知识,让宪法深入人心。(言之有理即可)(2)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我守法,我光荣。(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D;C;A;B 2.②;③;①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