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下列( )情节后果最严重。A.违反班级纪律B.违反校规C.违反法律D.违反政策3.( )是国家根本大法。A.司法B.刑法C.立法D.宪法4.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B.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C.都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5.下列行为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nB.参与爱心志愿服务C.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6.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C.古希腊D.印度8.下列法律中,( )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未满18周岁的公民D.未结婚的公民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它保障了公民的( )。A.隐私权 私有财产权\nB.隐私权 劳动权C.姓名权 劳动权D.姓名权 私有财产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 )国籍。3.有些法律规定( )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4.(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 )的身影。5.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规定了我们的( )。6.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7.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力和权威性。8.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 )等方面的权利。9.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既有对国家、(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10.(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李奶奶生病了,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在学校,与我们小学生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尊老爱幼只关系道德,不是法定义务。( )5.中国公民可以具有双重国籍。 ( )6.只有年满18岁,才是公民。( )7.年龄大的人都没有选举权。( )8.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讯设施以及防汛备用器材、物料等。( )10.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行使权利。(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n1.连线题。就读八年级的张翔辍学打工 《未成年人保护法》姑姑的公司长期不发放工资 《义务教育法》冶炼厂向天空排放废气 《劳动法》小学生林辉去网吧上网 《环境保护法》2.下面列出了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成什么样?2.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否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何监督?3.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两条)4.周日晚上,张亮请同学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大声喧哗,高歌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张亮很困惑。\n请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劝一劝张亮。5.请同学观察图并回答我国在( )年设立国家宪法日,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八.综合题(共3题,共15分)1.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阅读下面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有一家造纸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污染。( )\n(2)新学期开学典礼,你们学校全体师生肃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 )(3)刘慧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所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4)董叔叔和张阿姨在谈恋爱,准备春节期间结婚。( )(5)某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D4.A5.C6.D7.C8.B9.C10.A\n二.填空题1.国家宪法日2.中国3.达到一定的年龄4.法律;法律5.权利;义务6.人身;政治;经济7.国家;强制8.人身;文化9.社会;家庭 10.宪法;根本制度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没有法律,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事情都没有秩序、没有规矩、想咋干就咋干,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保障,合法的行为不能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得不到制裁。你可以为所欲为,别人也可以对你为所欲为。2.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了哪些违法的或者说以权谋私的,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权利。3.(1)坚持依法治国。(2)坚持文明执法。4.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张亮和同学们有权使用小区公共空间,但不应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我国在2014年,讲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六.辨析题1.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七.材料题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n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八.综合题1.(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2.D;A;E;C;B3.(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