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C.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李爷爷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体现了公民的( )。A.休息权B.平等权C.健康权D.物质帮助权4.公民履行义务包括( )。①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 ②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 ③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A.①② B.②③ C.①③5.双重国籍在我国( )。A.不被承认B.被认可\nC.都能使用6.下列选项中不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A.公民的基本权利B.国家根本制度C.公民具体义务D.国家根本任务7.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在超市内,我们要遵守(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祖国是我们的母亲,要保卫伟大的祖国不受侵犯,我们必须自觉遵守履行( )。A.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B.依法服兵役的义务C.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9.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在中国工作了很久的美国人B.父母都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C.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已经加人美国国籍D.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公民1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A.国籍B.护照C.居留证\nD.籍贯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2020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 )。2.如果我们不( ),就要承担相应的( )。3.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 )参与。4.( )是国家的根本法。5.(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6.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 ),尊重当地的( )。7.作为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8.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9.(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10.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青少年要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2.对于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3.《劳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4.我长大了要当法官,这样就可以不用遵守法律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只有年满18岁,才享有公民权利。 ( )7.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 )8.参政议政仅仅是成年人的事。( )9.我是小学生,我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0.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依法维权,而不能以暴制暴。(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把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名共和国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n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将下面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场所家里 学生学校 孩子商场 公民社区 居民国家 顾客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2.作为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举出3个即可)3.我国的刑法规定了400多种犯罪,列举出几种:(至少写出四种)4.宪法除了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公民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你能分别列举三种吗?5.如果妈妈所在的公司拖欠了妈妈的工资,妈妈应该怎样做?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1.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其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尊敬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我校准备出一期有关宪法宣传的黑板报。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任务。(1)(主动参与)假如你是参与者,请你围绕主题,至少写出两条合适的标语。(2)(观点辨析)有的同学认为,宪法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某些法律的权威大。对此,请你发表一下你的观点。\n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2.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n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观察下图,完成问题。\n(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D4.A5.A6.C7.C8.B9.D10.A二.填空题1.1954;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2.履行义务;法律责任3.共同4.宪法5.宪法6.当地法律;风俗习惯7.法律8.自由和权利9.宪法;公民10.行为;惩罚 三.判断题1.√2.×3.√4.×5.√6.×7.√\n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爱国爱党。3.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4.权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劳动权选举权 被选举权 受教育……义务:遵守公共秩序赡养父母保守国家秘密维护民族团结劳动 服兵役纳税……(义务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5.妈妈首先应该与公司协商,如果协商无效,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六.辨析题\n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1)①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②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八.综合题1.(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2.如图:3.(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n(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