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下列关于国家设立宪法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B.我们只需要在宪法日学习宪法C.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D.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林西把自己的零花钱100元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中的( )。A.使用权B.收益权C.占用权4.中国人去外国游玩和学习时应( )。A.遵守外国法律B.以中国法律为主C.中国法律管不住了,可以为所欲为5.我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是( )。A.刑法B.民法\nC.行政法D.婚姻法6.你知道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 )A.12月4日B.9月30日C.9月18日D.5月4日7.( )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A.行政法B.刑法C.民法8.在(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2001B.2014C.2006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B.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C.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10.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A.12315B.10119C.12805\nD.12308二.填空题(共10题,共47分)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它是政府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3.中华民族是( )、(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 )、民族(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4.宪法具有最高的( )、( )、(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个人利益( )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6.(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7.所有( )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8.( )是国家的根本法。9.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10.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的、( )的、( )的利益和他人的( )的自由和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法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会受到制裁。( )3.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4.到酒店办理住宿不需要身份证。( )5.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6.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7.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8.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行使权利。( )9.刑法和民法加起来就等于宪法。( )10.我国将11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为什么公民要参政议政?2.周日晚上,张亮请同学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大声喧哗,高歌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张亮很困惑。请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劝一劝张亮。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4.想象一下,我们国家没有法律将是什么情景?5.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n1.妈妈给小华报了钢琴班,小华很喜欢弹钢琴,经常练钢琴到半夜,这天晚上十点半,小华的邻居来敲门,让小华晚上练琴不要到这么晚,影响他们休息,小华觉得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享有在家自由练钢琴的权利。(1)你觉得小华的做法对吗?从权利的行使角度分析一下原因。(2)如果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2.\n“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3.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n(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A5.A6.A7.A8.B9.A10.D二.填空题1.行为;权利 2.法律援助3.智慧;勤劳;勇敢;富强;复兴4.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5.基本权利;国家;集体;相结合;国家;社会;家庭6.法律7.社会成员8.宪法9.使命10.界限;国家;社会;集体;合法\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2.a.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重虾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五.简答题1.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张亮和同学们有权使用小区公共空间,但不应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3.\n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②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4.如果国家没有法律,整个社会将会一片混乱,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1)小华的做法不对,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小华有弹钢琴的权利,但是他损害了邻居合法的权利,他的邻居也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2)向邻居道歉,不在晚上休息时的练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八.综合题1.②;④;①;③2.(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3.F;A;B;D;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