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1年2月3日,张某在学校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张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团结C.维护国家安全D.维护国家荣誉2.哪一位不是中国公民( )。A.李女士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她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B.埃尔克森出生在巴西,现在在中国工作,他放弃了原来的国籍加入了中国国籍C.茜茜的父母是中国公民,但是茜茜出生在英国,爸爸妈妈为她选择了中国国籍3.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扶按宪法,紧握右拳,依照宪法规定,庄严宜暂,体现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宪法具有最高权威C.领导人的示范作用\nD.国家工作人员对完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5.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谜底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通则6.关于下面人员是否是中国公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①小红在中国出生②小青丢失了自己的中国居民身份证③小黄是中国公民,他获得了新加坡国籍④小蓝因犯罪被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A.②③是中国公民B.①②③是中国公民C.①②④是中国公民7.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法律就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8.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9.“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这句话告诉我们( )。\nA.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违法的人才需要学法C.法律为我们提供准绳和指引D.法律来源于现实生活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 )的共同参与。2.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 )使用。3.《(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4.( )是身份证上独上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号码。5.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 )和( )。6.宪法是( )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7.(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8.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于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 ),( )身份代码。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 )、( )。10.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属于不属于)中国公民。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去某饭店吃饭,不要发票,老板就打折,多划算。 ( )2.中国公民不仅在国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也应遵守当地法律和尊重当地习俗。( )3.身份证是我们身份的重要证件,不能随意存放。( )\n4.遵守公共秩序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5.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7.贫困户李大爷,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这种情形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 )8.男性和女性在求职时权利是一样的,单位不得歧视女性。( )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有法律都必须遵守宪法,所以其他法律就不是很重要,变得可有可无。( )10.在生活中,用不到的快递单、购物小票,我们可以随手扔掉。(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事例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连一连。小东当兵了 财产权小英的爸爸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依法服兵役小红生病了,妈妈带她看医生 依法纳税小欢买了一台电脑 生命健康权2.事例和法律关系连线题。某工厂向河道里排放污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王阿姨在某超市买到了假货 环境保护法王某醉洒驾车 劳动法李某拖欠工人的工资 刑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2.刑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3.简要写一写法律的作用。4.假期与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有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平安?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n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看一看,小小身份证有多大用处?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你知道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请你将不同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大树上面相应“○”内。A.婚姻法;B.宪法;C.立法法;D.公司法;E.行政处罚法;F.民事诉讼法;G.劳动法2.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3.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请你以“我是中国公民”为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n(1)我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中国公民身份取得的方式有哪些?请把你的了解写下来吧。(2)我骄傲:除了体育领域,还有哪些领域的成就让你体会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骄做与自豪呢?请列举你最熟悉的两个领域的成就,表达你的自豪之情。(3)我担当: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如果你到了外国,你会怎么做呢?请写出你的行动计划。(至少3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D5.B6.C7.A8.B9.C10.B二.填空题1.世界各国2.公安机关;借给他人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身份证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6.国家;公民权利;公民7.公民;国籍8.唯一的;终身不变的9.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10.属于三.判断题1.×2.√3.√4.√5.√6.√\n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五.简答题1.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不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n4.《道路交通安全法》《刑法》《民法》《旅游法》等。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身份证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证明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其次就是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住店的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学生考试的时候也需要拿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八.综合题1.如下:2.②;③;①3.(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2)①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②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3)①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②遵守当地法律;③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