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1年2月3日,张某在学校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张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团结C.维护国家安全D.维护国家荣誉2.在我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一项最基本政治权利是( )。A.批评建议权B.人身自由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3.我们班卓玛是藏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这是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遵守公共秩序4.下列人员中是中国公民的是( )。A.持有中国护照出国旅游的人B.国内职业联赛中的外援C.持有美国护照来中国的人\n5.我们大家都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是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7.下列( )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A.80岁的爷爷没领到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B.李姐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C.小红的爸爸让12岁的她辍学去打工D.妈妈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无节假日,无加班费8.“当兵去!”体现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 )。A.依法纳税B.依法服兵役C.遵守公德9.香港近期发生了骚乱事件,我国公民应该履行(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B.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10.(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nA.护照B.身份证C.出生证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日常生活中,(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检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 )。3.宪法除了( )公民的基本权利,还( )了公民的基本义务。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5.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是以( )取得的中国国籍。6.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7.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8.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 )和( )的责任之一。9.全面提高( )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10.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二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外国国籍。( )3.我国法律上指的外国人就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含无国籍的的世人在内。( )4.要想成为中国公民,就必须拥有中国国籍。( )5.服兵役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6.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7.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8.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 )9.我们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视而不见。( )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n1.把下列情境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连起来.2.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 校验码第7——14位 地址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怎样的关系?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3.宪法第二章的规定公民有哪些义务?4.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5.国籍的取得有哪几种方式?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n2018年7月初,被告人张某从某公司获知,刘某借该公司一笔大款未还,就伙同被告人夏某、于某(另案处理)从该公司取得欠条,替公司向刘某追讨欠款。2018年7月3日凌晨,被告人张某伙同夏某、于某在一宾馆内找到刘某,强行将其带至开发区一出租屋内,限制其人身自由,并催要逾期未还的欠款。后强迫刘某向家人索要6000元交给被告人张某,一直到7月5日,被告人张某才将受害人刘某放走,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长达30多小时。经刘某报案后,警方将被告人张某抓获。2019年8月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1)刘某拖欠某公司的欠款,这属于侵犯该公司的什么权利?公民享有这一权利吗?这项权利为什么这么重要?(2)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某校中学生张某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评。张某来到学校,又因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然而张某却说:“做作业是我的自由,成绩好坏是我个人的事,不用你管。”下午,张某因违反校纪,班主任老师让其回家请家长,由于家长不在家,他便抱起足球到楼下草坪上踢了起来,被小区管理员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父母知道了张某一天的表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张某感叹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1)张某认为自己“倒霉透了”,这种观点对吗?假如你是张某的同学,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倒霉”的原因。(2)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张某一天的经历对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有何启示?2.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A.文化权利B.人身自由权C.劳动权D.女性的权利E.财产权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n(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A5.D6.C7.B8.B9.A10.A二.填空题1.警察;义务 2.保密3.保障;规定4.宪法;公民\n5.出生的方式6.公民7.出生;申请加入8.国家;政府9.义务教育10.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顺序上车---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小华参加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地她----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小丁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小丁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如下:五.简答题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3.(1)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4.(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5.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财产权;享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八.综合题1.(1)张某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倒霉”是因为没有忠实履行义务。(2)遵守交通规则、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纪律等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做到,而张某没有做到。破坏草坪是法律禁止做的,但张某却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3)作为公民,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2.E;C;B;F;A;D3.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