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2.以下对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B.以个人的意愿选择而取得国籍C.只要愿意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就能够加入中国国籍D.在我国的现行规定中,中国公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拥有双重国籍3.以下的“我”是中国公民的有( )。①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②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③我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我现在定居德国,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放弃了中国国籍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4.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交通秩序C.遵守公共秩序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nA.国家的保障B.社会的保障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6.下列内容中,属于公民义务的是( )。A.物质帮助权B.财产权C.维护民族团结7.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这享受了公民的( )。A.休息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8.我们在海外能够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是( )。A.身份证B.护照C.社保卡9.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10.下列属于侵犯人权的是( )。A.给别人取外号B.上学迟到\nC.吃不健康的零食D.长时间玩游戏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2.(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 )的核心。3.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5.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 );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 ),不( )别人。6.(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在我国,(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8.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于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 ),( )身份代码。9.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10.中国是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我国自主研发的( )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7062米。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购买火车票、人住酒店都需要身份证。( )2.小张的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是X,则说明他的第18位校验码为10。( )3.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5.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6.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7.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公民。 ( )8.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基数的五分之一。( )9.我们乘坐完火车,火车票就可以直接扔了。( )10.走出国门,身在外国,就不代表中国了。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n1.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2366 政府服务热线12308 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1234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你知道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吗?2.张明旅游回来,刚出火车站口他就把火车票随手扔在地上,他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3.如何正确行使权利?4.怎样证明你是中国公民?5.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写出你知道的几条共享。(至少各2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n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2.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3.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C5.D6.C7.B8.B9.C10.A二.填空题1.界限;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滥用权利\n2.良好品德;公民素质3.纳税;服兵役4.宪法5.纳税;荣誉和利益;别人的财物;伤害 6.19827.188.唯一的;终身不变的9.孩子;学生;顾客;公民10.5;蛟龙号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五.简答题1.护照上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国籍、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照片、个人签名、工作单位。2.张明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n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4.户口本和成年后的身份证都可以证明。5.基本义务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物;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基本权利有: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名誉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八.综合题1.(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C;B;D;A\n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