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2.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O+CO△ Cu+CO2B.3Fe+202 Fe3O4C.Cu+2AgNO3=2Ag+Cu(NO3)2D.CaCO3 CaO+CO2↑3.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早灾,国家投人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B.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go题库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1)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2)反应物 A 和 B 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5.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把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粉末,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由此可知,该物质中肯定含有________ 元素.6.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试卷第5页,总5页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 E 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第二步:取少量 A、B、C、D 溶液,分别滴加 E 溶液,现象为:A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 和 D 溶液均无明显现象;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则:( 1 )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2)利用此套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________.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8.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CO2↑+H2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1)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写编号)(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质 装置量时间装置①装置③实验前220.0克195.0克试卷第5页,总5页
实验后222.1克199.4克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6、37题各4分,第38、39题各6分,共20分))9.时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 )对苯二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10.2009年12月14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已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 克;(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14.6%的盐酸100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试卷第5页,总5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A2.C3.A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4.原子;(2)A中含有两种元素的原子,属于化合物,B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属于单质,故填:B.5.碳6.BaCl2,CuSO4+2NaOH=Cu(OH)2↓+Na2SO4.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7.集气瓶.(2)图示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同时生成的气体应该不易溶于水.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不可以的,因为需要加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是不可以的,因为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可以的,因为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氧气不易溶于水,故C符合题意;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是可以的,因为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氢气不易溶于水,故D符合题意.故选:CD8.②→①→③(或②①③);(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22.1g-220.0g=2.1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9.4g-195.0g=4.4g,所以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g:4.4g=21:44,故填:21:44;(3)Cu2(OH)2CO3======△2CuO+CO2↑+H2O 44 18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44,而测定的结果是比值大于理论的结果,则可能是二氧化碳吸收不完全,或碱式碳酸铜样品中含有水分,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小,使测定结果的比值大于理论值,正确;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不会使测定结果的比值大于理论值,错误;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会使水的质量变大,使测定结果的比值大于理论值,正确;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不会影响水与二氧化碳的比值,错误;观察选项,故填:AC.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6、37题各4分,第38、39题各6分,共20分)9.108试卷第5页,总5页
10.20;(2)设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36.5x 100g×14.6%40x=36.5100g×14.6% x=16g答: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质量为16g.试卷第5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