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中国首次以近代化海军抵抗外国侵略是在()A.鸦片战争中B.甲午中日战争中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D.抗日战争中2.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成果之一。这一成果来自()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今年(2019)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A.结束了君主的专制统治B.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C.宣传了维新救亡的思想D.点燃了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4.1937—1938年间山东省内发生了一系列起义(如表)。这说明()1937.10无棣冀鲁边起义1937.11聊城鲁西北起义1937.12寿光牛头镇起义1937.12文登天福山起义1938.3枣庄鲁南起义单县湖西起义试卷第5页,总6页
1938.51938.11泰安徂徕山起义A.山东军民呼应北伐战争B.山东的土地革命如火如荼C.齐鲁大地燃起抗日烽火D.国民党在山东统治的瓦解5.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6.非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B.C.D.7.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古代罗马的扩张B.新航路开辟C.三角贸易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8.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列出了一系列事件(如表)。他意在说明()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日不落帝国”的兴起C.血腥的资本积累D.“蒸汽时代”的到来9.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不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试卷第5页,总6页
B.推行新政,渡过“大萧条”C.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10.如图是老师刚刚购置的一套书。从书中可以详细了解( )A.文艺复兴运动B.法国大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11.历史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结论。下列各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A.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人文主义精神的代表作B.《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C.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建立起科学的生物学D.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12.1940年,温斯顿•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他对英国人民发表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这一演说的背景是()A.德军进攻波兰,欧洲战争爆发B.绥靖政策失败,英国遭到德军轰炸C.德国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D.盟军诺曼底登陆,打败纳粹指日可待13.两位同学在议论某位历史人物,这位历史人物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14.二战后,某国“经济的复兴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美国把这个过去的敌人看成是它在东亚的一个重要基地”。该国是( )A.苏联B.中国C.朝鲜D.日本15.某节历史课上提到“马歇尔计划”“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解体”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A.世界格局的演变B.西方经济的发展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D.第三次科技革命试卷第5页,总6页
二、解答题(共3小题,请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6.李宏宇常常对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进行历史思考。下面是他思考过的历史问题,你能准确回答吗?材料一各具特色的城市2019年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问题:(1)下列特点各属于哪个中心城市?写出城市名称和判断依据,完成如表:特点城市判断依据最年轻的中心城市________________具有聚散离合经历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最具民主革命传统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2)若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则材料可用于探究哪些历史课题?写出三例。材料二近来报刊上的说法①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②中国和希腊分别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代表,两国共同发起了“文明古国论坛”。问题:(3)指出两种说法中的共同结论,并举一史实证明这个结论。(4)你认为,希腊和意大利哪个更能代表西方文明?简要说明依据。17.历史并不是偏爱过去,只是为了未来而回顾过去。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并结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期间,总计约14万中国民众被法国和英国招募至欧洲战场,称为华工,他们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一战结束后,许多华工留在法国生活,成为法国最早一批华侨华人。﹣﹣据《法国一战华工的故事》材料二1939年3月,犹太裔的克拉科夫家族不得不离开德国,可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在环境陌生、局势复杂的上海,克拉科夫家族与其他1.8万名犹太难民曾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他们一住就是十年,直到1949年1月才移居以色列国。﹣﹣中国日报网2018年11月6日电材料三2019年初,中国航天局发射的嫦城四号卫星还搭载有美国、欧盟等五六种国际合作的载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从近现代科学技术来说,我们还是受益于西方国家的,现在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了,应该对世界有所贡献。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央视新闻移动网《吴伟仁:人类一大步》问题:(1)一战期间,华工为什么来到欧洲?战争结束后协约国是如何对待中国的?(2)中国、日本各是如何对待克拉科夫家族的?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3)中国允许欧美等搭载嫦娥四号卫星说明了什么?试卷第5页,总6页
18.大国关系对国际局势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他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1897年英国《星期六评论》材料二55年前,戴高乐总统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全面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2019年3月24日,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1688年法国编写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原著。这本书目前仅存两本,一本赠送给习近平主席,另一本存放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习近平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一部《论语》见证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中新网《习近平法国之行的N个“特殊”》材料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于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解决的?(2)中法关系是“世界大国关系中的一对特殊关系”,从材料二看,有哪些表现?(3)从材料三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根据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哪些有利条件、又有哪些不利条件?试卷第5页,总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B2.C3.B4.C5.A6.B7.C8.D9.D10.C11.D12.B13.B14.D15.A二、解答题(共3小题,请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6.深圳,改革开放后崛起,香港,《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1997年回归祖国,广州,1911年中国同盟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发起的黄花岗起义若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则材料可用于探究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辛亥革命等相关的历史课题。中国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古代中国造纸术、印刷术是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希腊更能代表西方文明,建立雅典民主政治,极大的发挥了人类的创造性与自主性。17.以工代兵,被法国和英国招募至欧洲战场;许多华工留在法国生活,成为法国最早一批华侨华人。中国: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日本: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大国有大国的担当,努力为世界有所贡献。18.国家:英国和德国。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后来居上,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这势必然损害英国的利益,英德两国在殖民地问题矛盾尖锐。解决: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打败德国,挫败了德国的企图。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全面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世界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有利条件:中国的崛起;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势等。不利条件:国家利益的冲突等等。试卷第5页,总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