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书包打八折后的价格是60元,这个书包的原价是( )元。A.48 B.72 C.752.妈妈花120元买了一件打“八折”出售的衣服,这件衣服原价是( )元。 A.96 B.24 C.600 D.150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句。 ①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③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④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4 B.3 C.2 D.14.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2cm,圆锥的高是( )。 A.36cm B.24cm C.8cm D.4cm5.把9、3、21再配上一个数使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这个数可能是( )。 A.27 B.63 C.61 D.726.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分别相等,圆柱的高是9厘米,圆锥的高是( )。A.3厘米 B.27厘米 C.18厘米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如果用-7米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米,那么6米表示物体向东运动6米。 ( )2.全班人数一定,出勤率和出勤人数成正比例。 ( )\n3.因为7>4,所以-7>-4。 ( ) 4.“降价二成”与“打二折”表示的意义相同。 ( ) 5.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若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则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是6:1。( )6.在直线上,+3和-3到0的距离相等。 ( ) 三.填空题(共9题,共28分)1.小红看了一本小书的后,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 )。2.某日从中午到傍晚温度下降了5℃,记作-5℃,从傍晚到深夜又下降了4℃,记作-4℃,这一日从下午到深夜一共下降了9℃,可以这样运算:(-5)+(-4)=-9请你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计算:(-4)+(-7)=________;(-4)+(+7)=________。3.总价÷数量=单价(一定)________和________是两种相关联的量,________变化,________也随着变化。而总价和数量相对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________一定,我们说总价和数量成________比例。4.从左到右填一填,读一读。5.12月6日北京最高气温是8℃,读作________;最低气温是-3℃,读作________。 6.( )%=4:5=( ):20=( )(填小数)。7.低于海平面105米可记作_______米,高出海平1988米可记作_______米。 8.18.4%读作( ),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写作( )。9.数轴上表示+10的点在数轴上移动4个单位,则此时该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2题,共14分)1.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n2.如图是一种钢制的配件(图中数据单位:cm)请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五.作图题(共1题,共6分)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5,3,0,-2,0.5,六.解答题(共6题,共36分)1.张叔叔购买了三年期国债,当时年利率为3.14%。到期时张叔叔除本金外,拿到942元利息款。张叔叔购买了多少元的国债?2.小明的体重去年下降了2千克,记作-2,今年他的体重从50千克变为45千克,那么体重的变化应该记作?3.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8米,底面半径是5米,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4.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n(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5.某品牌的文具打折,在A商场打七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30元,可累加”的方式销售。爸爸要买一支该品牌标价340元的钢笔,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6.1990年~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的变化情况是:如果规定将“增加”记为正,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个国家1990年~1995年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A5.B6.B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7:12.-11;33.总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正 4.-6;-3;4;6\n5.8摄氏度;负3摄氏度 6.80;16;0.87.-105;+19888.百分之十八点四;125%9.6或14四.计算题1.表面积:3.14×5×2×8+3.14×52×2=252.6+157=409.6(平方厘米)体积:3.14×52×8=3.14×25×8=628(立方厘米)答:圆柱的表面积是409.6平方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2.表面积:3.14×4×4+3.14×8×4+3.14×(8÷2)2×2=50.24+100.48+3.14×16×2=150.72+100.48=251.2(平方厘米)体积:3.14×(4÷2)2×4+3.14×(8÷2)2×4=3.14×4×4+3.14×16×4=50.24+200.96=251.2(立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五.作图题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n六.解答题1.解:设张叔叔购买了x元国债。3.14%x×3=9420.0942x=942x=10000答:张叔叔一共购买了10000元国债。2.解:从50千克变成45千克,减轻了5千克,所以应该记作-5。3.沙堆的体积:×3.14×52×1.8=×3.14×25×1.8=47.1(立方米)沙堆的重量:1.7×47.1≈80.07(吨)答:这堆沙约重80.07吨。4.(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5.解: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340×75%=255(元)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340-30×3=250(元)255元>250元答:在B商场买更省钱。6.中国:-866;印度:+72或72;韩国:-130;新西兰:+434或434;泰国:-3294;孟加拉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