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240米,长和宽的比是4∶2.这块地的面积是( )。 A.6400平方米 B.1600平方米 C.3200平方米2.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不成反比例3.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的比为( )。 A.π∶1 B.1∶1 C.1∶2π D.2π∶14.最接近0的数是( )。 A.-1 B.2 C.-55.王老师把40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4.50%,到期一共可以取回( )元。 A.540 B.4540 C.44326.向东走-5米表示( )。 A.向东走5米 B.向西走5米 C.向南走5米 D.向北走5米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像0、-1、-2、-1.3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 ) 2.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午时除外)竿高和它的影长成正比例。 ( )3.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货的次数与运货的总量成正比例。 ( )4.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 )5.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 )6.某校今年毕业360名学生,记作-360名,又招收新生700名,可以记作-700名。 ( ) 三.填空题(共9题,共27分)1.若|X|=2,则|X|-X=________。 \n2.-20℃;-18℃;-27℃;0℃上面各温度中,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3.用一根长120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它的长、宽、高的比是5:3:2.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高是( )厘米。4.某市今天的气温为-8℃~2℃,今天的温差是________。5.化简比。 : =( );求比值0.32:0.4=( )。6.如果+80米表示向东走80米,那么-60米表示________。 7.在横线上填上“>”“<”或“="。-60________6 -14________-13 -5________0-3.2________-3 3.5+1________-5 -3.7________2.7+1-________- 200×0________-2008.( )÷36==18:( )=( )%=( )(填小数)9.某班人数在40到50之间,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四.计算题(共2题,共14分)1.求未知数x。2.解方程。\n五.作图题(共1题,共5分)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面积是8cm2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每个方格代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 六.解答题(共6题,共33分)1.一个装满玉米的圆柱形粮囤,底面周长6.28米,高2米。如果将这些玉米堆成一个高1米的圆锥形的玉米堆,圆锥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某服装店卖一种裙子,原来每条售价为120元,是进价的150%。现在店主计划打折促销,但要保证每条裙子赚的钱不少于10元。问:折扣不能低于几折?3.某商场冰箱五月份销售量是80台,后来举行了促销活动,六月份的销售量是110台。六月份比五月份增长了百分之几? 4.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5.某产品的包装袋上标明重量是100±3克,实际测量时,测得产品的实际重量是104克,那么这件产品合格吗?为什么?6.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它的高有多少分米。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A5.B6.B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0或4 2.0℃;-27℃3.15;9;64.10℃5.5:21;0.86.向西走60米7.<;<;<;<;>;<;<;> 8.27;24;75;0.759.20;24四.计算题1.(1)x=4.1(2)x=64.9(3)x=50(4)x=2642.(1)4.37(2)40(3)0.3五.作图题1.如下:\n六.解答题1.圆柱的体积:3.14×(6.28÷2÷3.14)×2=3.14×1×2=6.28(立方米)圆锥的底面积:6.28×3÷1=18.84(平方米)答:圆锥的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 2.解:进价:120÷150%=80(元)(80+10)÷120=90÷120=75%答:折扣不能低于七五折。3.(110-80)÷80=30÷80=0.375\n=37.5%答:六月份比五月份增长了37.5%。4.(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5.不合格,超重。6.解:15.7×3÷3.14=15(分米) 答:它的高有15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