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若规定向东为正,则小明走了-15米表示( )。 A.向西走15米 B.向东走15米 C.向北走15米2.如果存入3000元在存折上记作+3000元,那么取出500元应在存折上记作( )元。 A.500 B.﹣500 C.﹣30003.下列形状的纸片中,不能围成圆柱形纸筒的是( )。A. B. C. D. 4.河东乡前年水稻总产量是20万千克,去年水稻总产量比前年增产一成五,去年全乡水稻总产量是( )。A.3万千克 B.46万千克 C.23万千克 D.32万千克5.一个图形按4:1的比放大后,他的面积会( )。A.扩大2倍 B.扩大4倍C.扩大8倍 D.扩大16倍6.温度从+5度下降到-4度,共下降了( )度。 A.9 B.5 C.1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度。 ( ) 2.最小的正数是0。 ( )3.正方形的周长与该正方形的边长成正比例。( )\n4.因为电线杆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所以电线杆是圆柱。 ( )5.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都相等,那么圆锥底面积与圆柱底面积的比3:1。( )6.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相等。 ( ) 三.填空题(共9题,共20分)1.一个华为手机原价4999元,先提价10%,又降价10%,现在售价是( )元。2.六(1)班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95分,老师把98分记作+3分,那么93分应该记作________分,-4分表示的实际分是________分。3.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谁比0℃低得更多,谁就更________。(填低或高) 4.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47.1cm2,高是5cm,它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5.记录温度时,我们把零上8℃记作+8℃,那么零下8℃应记作________。6.:0.625可以与24:( )组成比例,这两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都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写成“成数”是( )。7.用4,5,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________。 8.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________2千克。9.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与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四.计算题(共2题,共13分)1.解方程。2.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n五.作图题(共1题,共5分)1.下面的数轴,我们认识的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在相应的点上写出相应的数。六.解答题(共6题,共36分)1.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店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乙店先涨价15%后,又降价15%。此时,哪个店的售价高些? 2.1990年~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的变化情况是:如果规定将“增加”记为正,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个国家1990年~1995年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3.化肥厂把生产1600t化肥的任务按三个车间的人数比分配,一车间53人,二车间52人,三车间55人。三个车间各应生产化肥多少吨?4.体育场共有12000个座位,举办方决定把门票总数的3%免费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出去的门票有多少张? 5.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它的高有多少分米。 6.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n(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D4.C5.D6.A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4949.012.-2;913.低4.61.23;35.3255.-8℃6.40;3:5;;六成7.(答案不唯一)4∶5=12∶15 8.体重增加9.6;4四.计算题\n1.(1)3(2)50(3)(4)2.52.3.14×52×4+3.14×52×9×=549.5(cm3) 五.作图题1.如下:六.解答题1.(1+10%)×(1-10%)=99%(1+15%)×(1-15%)=97.75%99%>97.75%答:甲店售价更高些。 2.中国:-866;印度:+72或72;韩国:-130;新西兰:+434或434;泰国:-3294;孟加拉国:-88。3.一车间:1600×=530(吨)二车间:1600×=520(吨)三车间:1600×=550(吨)4.12000×3%=360(张) 答:送出去的门票有360张。 5.解:15.7×3÷3.14=15(分米) 答:它的高有15分米。6.(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n(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