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实验练习(1)1.下列关于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②⑥B.①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⑦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Cl;②用5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③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④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H2SO4溶液;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准确量取稀硫酸溶液8.0mL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氨水的pHC.实验室制备乙烯气体时,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混合溶液的液面上方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被蒸馏的石油液面下,且不触及蒸馏烧瓶的底部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并平视滴定管内液面D.称量时,将纯碱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后,应将量筒洗涤,将洗涤液也倒入烧杯B.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C.用干燥的pH试纸分别测1mol·L—1的NaOH溶液和1mol·L—1的H2SO4的pH值D.向酒精灯加酒精时,应将试剂瓶中的酒精直接倒入酒精灯中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B.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C.不慎将浓苛性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H2SO4中和并洗涤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8.在过滤、蒸馏、萃取和蒸发结晶等物质分离的实验操作中,用不到的仪器是()-3-\n9.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实描述正确的是()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2.3B.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稀硫酸C.中和滴定实验中,pH=7时可以判断恰好完全反应D.用锌来制H2,为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溶液中加适量Cu(NO3)2晶体10.利用下列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顺利完成对应实验的是()A.排空气法收集CO2B.构成原电池C.量取9.30mL稀盐酸D.实验室制乙烯(4)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0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0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人HCl气体,加热b.稀盐酸滴人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d.Mn0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①实验b的目的是;实验c的目的是。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参考答案-3-\n1C2C3A4A5A6B7D8C9B10D11.(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连通烧瓶和分液漏斗,平衡压强,使分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防止G中溶液倒吸到E中(3)饱和食盐水(4)2Fe2++Cl2=2Fe3++2Cl-;溶液变蓝(5)①探究c(Cl-)的影响;探究c(H+)的影响②c(H+)大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