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专题训练之二十五:质量守恒和简单化学反应的计算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2.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化学的学习,你觉得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实现的是()A.通过化学反应使水直接变成汽油B.用点燃闻气味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C.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用高温煅烧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3.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B、NH3C、N2D、NO24.下列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A.天然气燃烧CH4+O2CO2+H2OB.处理污水中的硫酸Ca(OH)2+H2SO4===CaSO4+H2OC.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CO2+Ca(OH)2=CaCO3↓+H2OD.稀硫酸除铁锈2H2SO4+Fe2O3===2FeSO4+2H2O5.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OB.CaCO3C.Ca(OH)2D.Na2CO36.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关于H2→H2O,CO→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8.右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8\n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9.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0.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11.下列实验中,固体质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A.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B.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热C.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D.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30172反应后质量(g)m390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14.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B.X的化学式为N2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液氨属于混合物15.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16.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化合物A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和9gH2O,则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是( )8\nA.26B.40C.58D.9017.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可能与水反应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C.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18.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19.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A.1.8g铝粉和1.8g铁粉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C.5.6g铁粉和5.6g锌粉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0508030反应后的质量(g)010010x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A.50B.40C.10D.70二、简答题2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ab(1)a、b物质均属于(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2)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2.(1)如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理由是 8\n(2)自来水厂净水时消毒杀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X=HCl+HClO,则X的化学式为。(3)铝能与氢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24.中安在线2022年2月15日报道,安徽滁洲正在以石英资源为基础,打造培育千亿元硅产业。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硅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①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③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A的化学式是 2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8\n反应前质量/g1.72.27.90.9反应后质量/g待测6.602.7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中D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6.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甲+乙→丙+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⑴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⑵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⑶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三、实验探究题27.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①②③④⑤⑥⑴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⑵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写出它的用途。⑶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请你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8.细心的同学发现在加热硫酸铜晶体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生成的硫酸铜粉末受热后还能分解?那分解的产物是什么呢?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8\n(1)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气体是由SO2、SO3、O2中的一种或几种。受热时温度不同,生成的气体成分也不同。①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吸收。②SO2、SO3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测气体的成分:I.只含 一种;II.含有SO2、O2二种;III.含有SO2、SO3、O2三种。【设计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碱石灰ABCD【获取事实】(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发现木条能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 。(2)已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克,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装置A(试管+粉末)BC反应前42.0克75.0克140.0克反应后37.0克79.5克140.0克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哪一个? A.3CuSO43CuO+SO3↑+2SO2↑+O2↑B.4CuSO44CuO+2SO3↑+2SO2↑+O2↑C.5CuSO45CuO+SO3↑+4SO2↑+2O2↑D.6CuSO46CuO+4SO3↑+2SO2↑+O2↑四、分析计算题29.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气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8\n30.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次数物质的质量123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5252525生成沉淀的质量/g2.9X8.78.7(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8\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ADCB ABCBB ACCDC BCDAD二、简答题21.(1)混合物它们都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分解22.(1)B 生成的气体逸出或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H2O (3)2Al+2NaOH+H2O=2NaAlO2+3H2↑23.(1)Mg3N2 (2)2Mg+CO22MgO+C 置换反应24.(1)原子 氧化物 (2)2NaOH+SiO2=Na2SiO3+H2O(3)置换反应 硅被氧化得不到高纯硅,且发生爆炸 HCl25.3.4g分解反应22:926.(1)酸(盐酸、硫酸)+金属氧化物(碱)反应均可;(2)金属与盐、金属与酸、单质与氧化物之间反应均可;(3)Na2CO3与符合条件的盐或碱之间反应均可三、实验探究题27.⑴①②或①⑥用⑤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⑵试管作为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等⑶A中的两种物质反应产生了沉淀没有脱离体系,所以质量不变,而B中产生了CO2散失,使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原物质质量减小。CaCO3+2HCl=CaCl2+H2O+CO2↑28.SO3 (1)氧气(O2) (2)B四、分析计算题29.(1)0.2盐酸与氧化铝反应(2)10%(3)92.52%30.(1)5.8(2)71.25% (3)70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