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泰安真题演练考点一“一五”计划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命题角度 “一五”计划的特点、成就与意义,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与意义1.(2022·泰安中考)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2.(2022·泰安中考节选)近现代史上,中外各国为加强法治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加强法治建设。请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及颁布的时间。考点二三大改造命题角度 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的意义3.(2022·泰安中考)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4.(2022·泰安中考节选)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现代篇】材料 下图是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材料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n5.(2022·泰安中考节选)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但结局迥然不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材料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参考答案【泰安真题演练】1.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五’计划”。“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歌颂的是改革开放,“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歌颂的是新中国的成立。C项符合题意。2.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3.B4.逐步增长。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5.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成了我国的工业体系;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析】本题以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围绕生产关系的变革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