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6简单机械---杠杆考试时间: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甘肃省庆阳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在使用中费力杠杆的是()【答案】D【解析】核桃夹是省力杠杆,自行车把手是省力杠杆,活塞式抽水机是省力杠杆,扫帚是费力杠杆。正确的选项是D。【考点定位】杠杆的分类2.【山东省东营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答案】A【考点定位】杠杆的二次平衡3.【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枉杆以AB。从其上找一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枉杆上的A1、A25\n、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秆平衡时.为什么施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D.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答案】C【考点定位】杠杆4.【山东省滨州市2022中考物理试题】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 )A.B.C.D.【答案】D【解析】铁丝属于坚硬物体,要想剪断需要用较大的力,所以我们可以选用省力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倍数越多越省力,由图示中四把剪刀可以看出D剪刀的动力臂比阻力臂大的多,所以使用此剪刀可以用较小的力得到较大的力,所以D剪刀最适合;应选D。【考点定位】杠杆的应用5.【湖北省孝感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4)如下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5\n【答案】6【解析】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所以OA:OB=3:2;所以FA:FB=2:3;所以在A处挂4个钩码;则在B处应该挂6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考点定位】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6.【北京市2022年中考物理物理试题】图4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杠杆的分类7.【湖南省邵阳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答案】B5\n【解析】杠杠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杠;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费力杠杠;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起子、钢丝钳、独轮车都是省力杠杠,镊子是费力杠杠。选B。【考点定位】杠杠分类8.【福建省泉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的机械或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启瓶器D独轮车【答案】B【考点定位】杠杆的分类9.【福建省厦门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10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两车的质量相等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答案】C【解析】根据杠杠平衡原理,左边木板较粗,重心位置较靠近支点O,右边离支点较远,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对小车的质量和速度都有要求,因此AB不对;D不对;正确C质量小的车速较大,或者质量大的车速较小。正确选C。【考点定位】杠杠平衡原理10.【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如图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杠杆,图中小明同学竖直向下拉杠杆,重物被抬起,此时阻力臂(选取“大于”,“小于”,“等于”)动力臂。小明同学想通过增大向下的拉力来加大训练强度,请你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5\n【答案】小于建议:拉力的作用点往左(内)移或重物往左(外)移或.增大物重【考点定位】杠杆的平衡条件11.【北京市2022年中考物理物理试题】下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8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N。【答案】22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A端受到的拉力FA=200N;对应力臂OA,动力FB的力臂O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A×OA=FB×OB;因AO:OB=3:2,计算出FB=300N;而FB=G配重+F;则F=FB-G配重=300N-80N=220N.【考点定位】杠杆的平衡条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