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8冲刺直击高考配套试题(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2·上海高考)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B型,IBIB B.B型,IBiC.AB型,IAIBD.O型,ii解析:选B ABO血型是人类常见的血型决定系统。血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是:A型的基因型可以是IAIA、IAi,血清含抗B凝集素;B型的基因型是IBIB、IBi,血清含抗A凝集素;AB型的基因型是IAIB,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的基因型是ii,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妻子是A型,则她的基因型可能是IAIA或IAi,由题意可知,只有丈夫的血型是B型,基因型为IBi,儿子是O型,基因型为ii,才符合该女子的红细胞能与丈夫、儿子血清凝集,且三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的条件。2.等位基因一般位于( )A.DNA两条链上B.联会时形成的四分体上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D.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解析:选B 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部位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而四分体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3.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A.3∶1B.5∶1C.9∶6D.1∶1解析:选B 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则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高茎豌豆进行自交时,只有杂合子的自交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则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5∶1。4.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n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解析:选C 由Ⅱ1、Ⅱ2都是V形耳尖生出非V形耳尖Ⅲ2可知,控制耳尖性状的V形基因是显性基因,但是Ⅰ代的女儿有非V形的,因此V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Ⅱ1和Ⅱ2均为杂合子,但是Ⅲ1是否是杂合子未知;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父母均提供一个,其母亲的非V形耳尖的基因也可能来自Ⅰ1或Ⅰ2;用A、a表示相关基因,则Ⅲ2与Ⅲ5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因此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2。5.(2012·安徽名校第三次联考)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类型正常株雄株雌株数目99810011999A.aaBb×Aabb或AaBb×aabbB.AaBb×Aabb或AaBb×aabbC.aaBb×AaBb或AaBb×AabbD.aaBb×aabb或Aabb×aabb解析:选A 据题意,A_B_为正常株,aaB_为雄株,A_bb和aabb为雌株,要使某对亲本组合产生的后代满足正常株∶雄株∶雌株=1∶1∶2的结果,只要符合测交类型即可,即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6.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7-\n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2∶1∶2∶1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解析:选D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杂交,根据题中图形分析,圆粒∶皱粒=3∶1,则亲本为Rr×Rr,黄色∶绿色=1∶1,则亲本为Yy×yy,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则F1中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或YyRr,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若YyRR×yyrr,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若YyRr×yyrr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7.(2012·福建六校联考)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解析:选B 此题运用拆分法求解,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Rr×Rr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故AaRr自交后代有3×3=9种基因型,有5种表现型。子代有花瓣植株占12/16=3/4,其中,AaRr(4/16)所占的比例约为1/3。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占4/16=1/4。8.(2012·广州一模)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15∶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C.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7-\nD.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解析:选D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5∶1,可推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由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为A、a和B、b,F1测交,子代表现型与比例为三角形∶卵圆形=3∶1;纯合的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BB、AABB和aaBB三种;卵圆形果实荠菜基因型为aabb,为双隐性性状,该种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9.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可能是( )A.黑马为显性纯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B.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C.黑马为隐性纯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D.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解析:选D 显、隐性纯合体杂交后代均为显性;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杂交后代也均为显性;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10.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解析:选C 由测交的分离比为1∶3可判定玉米的有、无色子粒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可能的情况为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A、a,B、b)控制该性状,仅A_B_类型为有色子粒,基因型为AaBb的有色子粒个体测交,得到4种基因型,AaBb(有色)∶Aabb(无色)∶aaBb(无色)∶aabb(无色)=1∶1∶1∶1,故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性状比是1∶3。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0分)(2012·北京海淀二模)在蜜蜂的蜂巢中,有由受精卵发育来的蜂王和工蜂(均为雌性),以及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来的雄蜂。蜜蜂的附肢有沟(花粉筐)、沟边有毛(花粉刷),自然界的野生工蜂为短毛、浅沟性状的“非富蜜型”。科研人员在自然界中偶然得到极少数具有长毛、深沟性状的“富蜜型”雄蜂,作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母本(♀)父本(♂)杂交结果实验一非富蜜型富蜜型♀、♂均为非富蜜型(F1)实验二F1非富蜜型富蜜型♀、♂均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实验三富蜜型F1非富蜜型♂富蜜型,♀非富蜜型-7-\n(1)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工蜂、雄蜂等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________。同样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由于获得的营养不同,只有一只雌蜂发育为蜂王,其余都发育为雌性工蜂,可见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2)用________将雄蜂和工蜂的有丝分裂细胞染色,在________下观察并记录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则观察到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蜜蜂的长毛、深沟的性状最初是通过________产生的。据实验结果分析,这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4)由实验二结果可推知母本产生了________配子,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由实验三结果分析,父本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子代雄蜂均为富蜜型,这是由于它们没有从父本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5)若培育富蜜型工蜂,可选择实验________中的母本和富蜜型雄蜂杂交,从而确保子代工蜂均为富蜜型。解析:(1)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蜂组成一个种群。(2)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因雄蜂和工蜂分别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和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故雄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工蜂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一半。(3)最初的长毛、深沟性状是由野生型基因突变产生的。由实验一知:短毛浅沟型为显性性状。(4)因雄蜂是单倍体,故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而实验二结果为子代雄蜂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说明亲代雌蜂能产生4种配子且数量相等。即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三中,亲代雌蜂只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后代雌蜂也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亲代雄蜂只产生一种带显性基因的配子。后代中雄蜂只有隐性类型,说明子代雄蜂并未获得父本的显性基因。(5)因富蜜型为隐性性状,故要培育富蜜型工蜂,需要用富蜜型雌蜂与富蜜型雄蜂杂交。答案:(1)(蜜蜂)种群 遗传(或基因)和环境因素(2)碱性染料(或龙胆紫、醋酸洋红) 显微镜 雄蜂染色体数目为工蜂的一半(或工蜂染色体数目为雄蜂的二倍) (3)基因突变 短毛、浅沟(或非富蜜型) (4)四种数目相等的 基因的自由组合 一 短毛、浅沟(或显性) (5)三12.(20分)(2012·安庆二模)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受不同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B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形成,但黑色会掩盖黄色。基因b、y均不产生色素,而表现为白颖。(1)基因型为BbYy的个体的表现型为________,该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型为黑颖和黄颖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2黑颖∶1黄颖∶1白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3)为鉴定一黑颖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颖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7-\n,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表现为黑颖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②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的亲本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三种。③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尚不能确定的亲本基因型中,若F2中黑颖∶黄颖∶白颖比例为________,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解析:(1)由题意,B_Y_和B_yy的个体均表现为黑颖,bbY_的个体均表现为黄颖,bbyy的个体均表现为白颖。BbYy的个体自交后代中,黑颖占12/16(其中B_Y_占9/16,B_yy的个体占3/16),黄颖占3/16,白颖占1/16。(2)黑颖和黄颖(bbY_)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中出现白颖(bbyy),故亲本的基因型应为Bb_y×bbYy,有两种可能,若亲本为BbYy×bbYy,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黑颖∶3黄颖∶1白颖,与题意不符;若亲本为Bbyy×bbYy,子代表现为2黑颖(BbYY和BbYy)∶1黄颖(bbYy)∶1白颖(bbyy),符合题意。(3)黑颖植株的基因型共有BBYY、BBYy、BByy、BbYY、BbYy和Bbyy6种。将它们与白颖植株bbyy杂交,前3种基因型亲本的杂交后代均表现为黑颖,故不能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确定亲本基因型;后3种基因型亲本的杂交后代分别表现为以下的性状分离比:1黑颖∶1黄颖、2黑颖∶1黄颖∶1白颖、1黑颖∶1白颖。在前3种基因型中,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则其与bbyy杂交的F1为Bbyy,再自交的F2性状分离比为3黑颖∶1白颖,符合题意。答案:(1)黑颖 12黑颖∶3黄颖∶1白颖(2)Bbyy和bbYy(3)①6 ②BbYY、BbYy和Bbyy ③3∶0∶113.(20分)家鸡的黑羽和白羽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请回答:(1)甲图和乙图表示家鸡黑素细胞形成黑色素过程的示意图。黑素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_。与黑素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图中标号)等。(2)含有E和D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一批纯种白羽鸡,甲组:EEdd,乙组:EEDD,丙组:eedd。若想利用这批纯种白羽鸡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羽鸡,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7-\n①实验方案:Ⅰ.选择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Ⅱ.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Ⅲ.让F2的________,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羽鸡。②讨论:F2中黑羽鸡与白羽鸡的比例为________。若将F2黑羽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黑羽的纯合子占全部F3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解析:(1)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与黑色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2)E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使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故含有E和D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由于此黑色素的形成受两对基因控制,故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两(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黑羽鸡的基因型是eeD_,白羽鸡的基因型是E_D_、E_dd或eedd。利用这批纯种白羽鸡(甲组:EEdd,乙组:EEDD,丙组:eedd)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羽鸡(eeDD),由于基因D来源于乙组,基因e来源于丙组,故应选择乙和丙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F2中黑羽鸡的基因型为1/3DDee和2/3Ddee,分别与丙组白羽鸡进行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羽鸡。F2中黑羽鸡eeD_的比例为1/4×3/4=3/16,故黑羽鸡与白羽鸡的比例为3∶13。F2黑羽的基因型是1/3DDee和1/3Ddee,故D的基因频率是2/3,d的基因频率是1/3,因此,F2中黑羽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黑羽的纯合子占全部F3个体的比例为2/3×2/3=4/9。答案:(1)④ ①②③(2)E基因控制D基因的表达,使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 两(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①乙和丙 黑羽鸡与丙组白羽鸡进行测交 ②3∶13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