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4)1.下列实验中准确测定元电荷电量的实验是()
A.库仑扭秤实验B.密立根油滴实验
C.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D.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库仑利用库仑扭秤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出了库仑定律
B.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质子的电荷量3.下列哪些物体可视为点电荷( )
A.电子和质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B.均匀带电的绝缘球体在计算库仑力时可视为点电荷
C.带电的细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视为点电荷
D.带电的金属球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4.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作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就可看作点电荷
D.当带电体电荷量很小时,可看作点电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球形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只有正方形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C.两个半径是0.25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2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
D.两个半径是0.01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2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6.有关基元电荷,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
B.基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C.基元电荷就是质子
D.1C电量叫基元电荷7.人类最早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于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4\n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8.下列有关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就是元电荷
B.元电荷是指带电量为1C的电荷
C.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造出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电荷都是守恒的9.有关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
D.元电荷就是质子10.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A解析:A、法国科学家库仑利用库仑扭秤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出了库仑定律;故A正确.
B.开普勒通过对第谷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记录数据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故B错误.4\n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并没有测出质子的质量.故D错误.3.答案:BC4.答案:C5.答案:D解析:A、电荷的形状、体积和电荷量对分析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就可以看成是点电荷,与电荷的具体形状无直接关系,故AB错误;
C.两个半径是0.25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2米时,金属球的尺寸与球心距离相比并不是很小,所以不能看成点电荷,故C错误;
D.两个半径是0.01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2米时,金属球的尺寸与球心距离相比很小,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可以看成点电荷.故选:D6.答案:A解析:A、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故A正确
B.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B错误
C.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C错误
D.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数值为e=1.60×10-19C,故D错误7.答案:A解析:A、根据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有且只有正、负两种电荷.故A正确.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可说明原子是可分的,但不能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故C错误.
D.摩擦起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故D错误.8.答案:D解析:A、B、点电荷和质点一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点电荷不是元电荷,所以AB错误;
C.D、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总量是守恒的,故C错误,D正确.9.答案:B解析:A4\n、元电荷的电量等于电子的电量,但不是电子.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单元.没有电性之说.故A错误;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故B正确;
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故C错误;
D.元电荷的电量等于质子的电量,但不是质子,故D错误;10.答案:BC解析: 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加速度运用了比值法定义.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解答:接:A、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C正确.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注意方法的积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