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起电的方式(2)1.当带电塑料尺子吸引一小纸片,当尺子接触到纸片时,有时纸片会很快地飞开,这是为什么?2.将一物体跟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然后张开,从这一现象可知,接触金属球前,物体( )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菏D.都有可能 3.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①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②两球带等量同种电荷③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同种电荷④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 )
A.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B.玻璃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C.丝绸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上
D.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上5.物理学研究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在建立下列概念时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质点”
B.“理想气体”
C.“点电荷’’
D.“合力与分力”6.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声呐系统--利用回声定位原理
B.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C.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7.验电器是用来检验()
A.电路中电流大小的
B.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3\n
C.物体是否带电
D.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8.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则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正电9.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方法,如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在下列研究中,运用理想实验方法的是( )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
C.密立根测得电荷量e的数值
D.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10.关于物体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体内部有电荷,有的物体内部没有电荷,所以有带电的物体,也有不带电的物体
B.物体不带电是因为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和负电荷数目相等
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点电荷和元电荷
D.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种方式创造电荷参考答案:1.答案:当带电塑料尺子吸引一小纸片,如果尺子接触到纸片,则纸片也带了与尺上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所以纸片会很快地飞开。解析: 2.答案:A解析:因验电器的金属球带正电,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说明物体带的是负电,验电器的正电荷与物体带的负电荷发生中和现象,后又张开是因为物体带的负电荷有多余的传导给了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而张开3.答案:C4.答案:A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玻璃棒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使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5.答案:D解析: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3\n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建立“合力与分力”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解:A、“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BC错误
D.建立“合力与分力”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6.答案:C解析:A、因为声呐系统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故A正确;
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遥控的,故B正确;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故C错误;
D.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此可辨别真伪,利用此原理制成了验钞器,故D正确.7.答案:C8.答案:C解析:(1)橡胶棒和小球靠近时,它们互相排斥,说明橡胶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2)由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小球带负电荷9.答案:D解析:【考点】:物理学史.【分析】:理想实验法是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本题应分别分析各个实验所用的方法,进行判断.解: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在假设斜面的摩擦忽略不计的情形下得到,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采用分析归纳法、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采用放大法、密立根测得电荷量e的数值是一般的实验.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了解理想实验法的基本原理,知道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10.答案:B解析:A、平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内部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的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故A错误,B正确;
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故C错误;
D.电荷并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故D错误;故选: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