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上说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D.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2.“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个矛盾的世界之中。这表明矛盾具有( )A.普遍性B.客观性C.特殊性D.多样性3.地沟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在某市喝“地沟油”的公交线路已达10条、使用新型生物柴油770余吨、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30余万里……这一“餐厨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公交车示范运行”项目近期实现阶段性目标,其技术可靠性、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受到好评。这一项目的成功说明(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取决于市场需要B.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就能取得成功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建立普遍联系4.日前,中共中央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试点先行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B.主观与客观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曲折的5.某同学根据实验观察记录的结果(如图),在教师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该同学的发明思路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第5题图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B.在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指导下,把握事物的本质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发展6.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 )3\n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C.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各有其特殊性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7.打造“海绵城市”不能生硬照搬,而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才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8.下图是国家标准委对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以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依据)。由此图可知( )第8题图A.有了量变就有质变B.事物的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的变化引起的C.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以一句古语引出“小智”“大智”。解决问题的“小智”固然重要,但定格局、明方向、看趋势的“大智”更为关键。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用主要矛盾判定事物性质C.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坚持以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10.我们在生活中要避免如图漫画中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 )第10题图A.事物的量变必然导致质变B.矛盾主次方面会相互转化C.主次矛盾会发生相互变化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会相互转化二、判断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选择“A”,错误选择“B”。)11.矛盾即对立统一。( )12.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13.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4.矛盾主要方面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3\n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16.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22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随之全面启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保护与开发的冲突,但首先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观点的理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