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政治专题十七经济学常识1.(2022·北京文综,35,4分)假如经济学家斯密和凯恩斯穿越时空,在A国相遇了。此时A国正陷入经济衰退的低谷。两位经济学家针对该国的困境展开对话。下列哪句话最有可能出自斯密之口( )A.政府应通过倾斜政策鼓励基础产业发展,提升经济的长期竞争能力B.政府应重新评估资源结构,协调资本向比较优势产业流动30\nC.政府应该整顿金融业,引导有序竞争,降低经济整体风险D.政府应退出经营领域,消除贸易壁垒,重塑价格机制【答案】 D 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经济学观点主要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A、B、C都不符合其经济学方面的主张,D符合其自由经营和竞争的观点。2.(2022·海南单科,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上述有关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8分)【解析】 本题考查斯密分工理论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方面,斯密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另一方面,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应该是分工决定交换,不是交换决定分工。【答案】 斯密的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即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分工的发展。(4分)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应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4分)3.[2022·四川文综,13(2),6分]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2年全球GDP排名前5名及其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拥有量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纺织、钢铁、家电等制造业产业转移,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企业主要以贴牌或组装加工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赚取微薄利润,绝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持有者获得。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换。联系材料一、二,结合你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理解,说明培育和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必要性。(6分)【解析】 回答本题要先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说明我国应该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要看到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局限性,进一步说明要培育我国的自主品牌;其次,要指出培育自主品牌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答案】 ①依据比较成本学说,我国应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30\n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同时要认识其局限性,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品牌,以利我国经济持续发展。②在比较优势转换的背景下,更要重视我国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国际竞争优势。4.[2022·北京文综,38(2),7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1985~202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评析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并据此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7分)【解析】 本题考查斯密的分工理论。首先要明确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是什么”“怎么样”并作出辩证分析,然后从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等角度分析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答案】 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斯密正确认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5.[2022·江苏单科,36(A),12分]一些国家曾秉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矿业等以换取工业品;但发展的结果却是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附加深、国际经济地位低下,并未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农业虽没有比较优势,但政府仍大力支持其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大量应用于农业领域,例如高科技对以色列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农业不仅确保了自身粮食安全,而且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局限性。(6分)(2)上述材料中各国做法对我国发展农业有何借鉴?(6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理解和运用。第(1)问,要紧扣简述局限性要求,指出这一学说的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第(2)问,结合材料,围绕着农业发展,从对外开放的原则、农业基础地位及粮食安全、政府扶持等角度分析。【答案】 (1)只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忽视其他因素;为英国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提供理论依据。30\n(2)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农业的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6.(2022·浙江自选模块,07,10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追求自我利益的本性从未改变。正是由于这种逐利本性,百姓日常所需物品的价格提高,市场上的供给会随之增加,价格下降,供给会随之减少,这样,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管理人员可以各守其业,尽其能,得所欲,这一切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个高明的指挥者在指挥他们这样做一样。因此,良好的政府应该对这种人类本性因势利导,有所规范,而不是与民争利。结合材料,分析司马迁上述观点与斯密经济思想的相通之处。(10分)【解析】 从材料中可提取以下信息:司马迁认为,追求自我利益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得到自我调节,政府应该对这种人类本性因势利导,不能与民争利。根据设问和材料内容,找到司马迁和斯密理论观点的相通之处,从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价格对资源配置作用以及限制政府作用三个角度组织答案。【答案】 第一,司马迁和斯密都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第二,他们都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具有通过价格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第三,他们都主张应该尊重市场,限制政府的作用。一、斯密的理论贡献1.重商主义与斯密理论的财富论比较财富形态财富来源国家与经济的关系重商主义金、银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国家干预经济,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斯密理论所有产品总量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取消政府干预经济、自由放任斯密的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理论贡献理论内容理论缺陷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有交换价值的提出二元劳动价值论30\n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这种观点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把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看成是交换价值,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二、斯密的政策主张1.斯密的分工理论: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途径是分工。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1)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2)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3)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2.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1)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2)科学性:斯密认识到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3)局限性:斯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3.斯密对政府作用和国家职能的认识斯密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在他看来政府的职能仅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4.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1)自由贸易是自由放任的重要内容。斯密认为,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不只限于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同样可以给参与国带来利益。(2)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30\n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三、李嘉图的理论贡献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1)李嘉图同意斯密的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2)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2.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核心。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从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2)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四、李嘉图的政策主张1.李嘉图的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主张与斯密一样,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而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2.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1)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因此,国家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废除《谷物法》。(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2022·浙江自选模块,07,10分)中国的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消费类产品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约占60%~70%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优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现在,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另一方面,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发达工业国形成竞争压力,发达工业国则开始采取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根据材料,运用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对中国如何发展出口贸易谈谈看法。(10分)【解析】 本题以我国的出口前景为素材,考查对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的运用。首先,30\n阐述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指出依据这一学说,中国仍然要坚持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阐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指出中国要坚持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端产品。最后,强调要从中国的实践出发,统筹兼顾,不断创造优势。【答案】 ①斯密认为,一国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换回他国商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依据这一学说,中国仍然要坚持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②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换回他国商品,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依据这一学说,中国就要坚持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端产品。发展国际贸易,还要从中国的实践出发,统筹兼顾,不断创造优势。【点拨】 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明确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的内容;二是明确材料中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压力。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压力有两个:一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产品国际市场份额面临被挤占压力;二是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竞争压力。1.(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检测,10,4分)2022年9月18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宁夏银川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非公经济活力,促进西部经济转型升级。基于李嘉图的理论,激发非公经济活力,政府的着力方向有( )A.主张经济自由,减少国家干预B.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C.参与国际分工,发挥绝对优势D.实施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答案】 B 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激发非公经济活力,优化资源配置,B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2.(2022·北京海淀期中,40,8分)在19世纪末之前,西欧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出现了许多经济学家。其中,亚当·斯密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经济理论对今天仍有影响。从《经济学常识》的角度,概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与政府”的政策主张。(8分)【解析】 本题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从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的作用、关于政府的作用和职能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即可。【答案】 斯密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认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3分)与此相应,他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3分)在他看来,30\n国家职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2分)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目前我国工业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行业。据此回答下题。1.(2022·四川文综,11,4分)如果用下图反映产能过剩,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A.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B.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滞销,但商品价格仍高于其价值C.产能过剩行业的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商品价值无法全部实现D.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大量积压,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答案】 C 根据产能过剩的含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大于消费,供给大于需求,而不能说明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价值,A、B不选;C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很明显部分商品卖不出去,价值无法全部实现;D不符合产能过剩的内涵。2.(2022·海南单科,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看见人们排队购物的情景了。有人将其归功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的。”试运用《经济学常识》分析这一看法的合理性。【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材料中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但是,根据设问,只能从其合理性分析。首先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排队购物现象反映的商品供求状况——供不应求,这种状况对价格的影响——上涨;其次分析价格上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最后指出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答案】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排队购物现象反映商品供不应求,而商品供不应求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②商品价格上涨将刺激供给,抑制需求,使商品供求趋向平衡,从而消除排队购物现象。③30\n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3.[2022·天津文综,12(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22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22年)中国10.6∶46.8∶42.61.7%(2022年)≈3.5世界平均3∶28∶692.21%(2022年)*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材料二 1978年至2022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8分)【解析】 首先应该明确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前者创造使用价值,后者形成价值;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资源浪费是因为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答案】 ①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②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③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4.(2022·浙江自选,07,10分)A、B两企业原本是规模相同且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A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而B企业只是作了局部的设备更新,生产效率提高慢,价格缺乏竞争力,企业发展步履艰难。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A、B两企业的不同命运。(10分)【解析】 首先叙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相关内容,即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这样,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劳动者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分析说明为什么A企业会蒸蒸日上,B企业会步履艰难。【答案】 (1)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按其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注重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A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在等价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发展自然蒸蒸日上。B企业不重视技术改造,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勉强接30\n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获利不多甚至亏本,发展必然步履艰难。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含义及意义(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价值规律理论(1)价值规律理论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2022·天津文综,12(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22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2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2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学常识》中的劳动价值论。解答本题,30\n首先应准确表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然后说明机器人是人在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从而反驳设问中的错误观点。【答案】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点拨】 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要反驳题中观点,关键还是要说明机器人仍然是工具,本身不创造价值。本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价值的内涵、价值的创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等。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剩余价值的实现: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实现增值。4.剩余价值的分割: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它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4.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等几个阶段。1.(2022·四川德阳检测,11,2分)布鞋厂老板比特为了组织生产,在劳动力市场雇佣了鲍波等众多工人,并按照其劳动力的日价值量,支付给鲍波日工资10美元,鲍波每日生产布鞋3双。鲍波的日工资每双鞋的原材料成本每双鞋的市场售价10美元2美元12美元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器,比特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比特的日工资增加了2美元。假定原材料成本不变,30\n比特每日从鲍波劳动中获得的剩余价值增加了( )A.60% B.80% C.100% D.140%【答案】 D 原来的剩余价值:每双鞋成本是2美元,一天3双共6美元,日工资是10美元,一天3双鞋的市场售价是12×3=36美元,剩余价值是36-16=20美元;现在的剩余价值: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也就是一天生产6双鞋,成本为12美元,日工资为12美元,剩余价值为12×6-12-12=48美元。因此,剩余价值增加了140%。2.[2022·江苏盐城、南京一模,36(A),12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请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6分)(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6分)【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第(1)、(2)两问依据所学教材知识阐述即可。【答案】 (1)商品二因素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3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分)(2)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2分)劳动二重性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2分)而且为剩余价值理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分)1.(2022·四川文综,11,4分)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反映各经济思想自身逻辑的是( )A.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理论: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国民财富增长B.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相同产品生产→各国成本不同→依据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C.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企业倒闭→经济危机D.凯恩斯失业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等心理规律→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失业【答案】 D A中的市场规模扩大并不会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不选;B中的依据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不符合事实;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由此决定的资本主义30\n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C错误;D正确,符合经济自身逻辑。2.(2022·四川文综,12,4分)S国是政府主导特征明显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其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低效、社会不公问题突出,改革转型的呼声很高。如果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该国实施改革的可能取向是( )①着力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稳定增长 ②扩大市场作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③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④增强政府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 题干中已经指明该国是政府主导特征明显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针对存在问题实施改革,着力宏观调控不能解决资源配置低效问题,①不选;扩大市场作用,让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可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②正确;针对社会不公问题,应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③正确;政府已经在主导,不应继续强化政府作用,④不合题意。3.(2022·四川文综,12,4分)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福利国家”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此,撒切尔夫人不会采取的政策是( )A.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B.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C.出售国有企业及基础设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D.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答案】 B 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A、D两项符合这一主张;新自由主义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是市场唯一的基础,C符合这一主张;B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不符合新自由主义的主张,符合题意。4.[2022·江苏单科,36(A),12分]材料一 统治者要想更好地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就应将其权力严格限制于立法职责,而让资本自我寻找最有利可图的渠道,让商品自我发现其公平价值,让努力和智慧得到它们应得的回报,让懒惰和愚蠢受到上天的惩罚,并且要做到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财产、减少法律成本、严格控制国家部门的花费。政府的职责应仅限于此,而人民大众有把握把其他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托马斯·贝宾顿·麦考利材料二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家仍有用武之地。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将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而逐渐消除,市场经济的优点将持续保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6分)(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让资本自我寻找最有利可图的渠道,30\n让商品自我发现其公平价值”“严格控制国家部门的花费”等语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观点,强调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限制政府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经济生活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将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而逐渐消除”等语句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国家干预的观点,强调国家干预可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的缺陷。第(2)问考查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首先分析市场的优点;其次分析市场的缺陷,指出国家干预的必要性;最后指出要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观点;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限制政府的作用。材料二反映的是国家干预的观点;国家干预可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的缺陷;促进市场经济更好发展。(2)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国家干预经济是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必然要求;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5.[2022·江苏单科,36(A),12分]材料一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的、荒唐的自认为有资格行使它的人,是再危险不过了。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对英国经济社会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和改革,使英国结束了长期的“滞胀”局面。但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几经变化,如今已不复如日中天,甚至面临倒戈拷问。(1)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有哪些共同观点?(6分)(2)新自由主义为什么在实践中会面临各种“倒戈拷问”?(6分)【解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准确记忆教材基础知识。第(1)问主要指出古典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共同点,从理论假设、政府作用、私有制角度说明。第(2)问,实质上是要分析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结合材料从金融自由化、财富分配、社会矛盾等角度说明。【答案】 (1)坚持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等基本假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2)新自由主义政策助长了金融自由化,导致了2022年国际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各国财富分配不均;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6.(2022·浙江自选,07,10分)2022年4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引起世界各方人士关注。撒切尔夫人信奉自由市场原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担任英国首相期间放松政府管制,促成国有资产私有化,大幅削减福利开支,打击工会力量。面对凯恩斯主义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滞胀”现象,她一再表示“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主张和经济政策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斯人已去,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颇富争议的思想遗产。30\n结合材料,指出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主张和经济政策体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0分)【解析】 首先,从材料中找出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主张和经济政策:从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原因看,撒切尔夫人认为是各国长期执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从政府的作用看,撒切尔夫人认为“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体现了她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从撒切尔夫人对公有制和所有制的态度看,她促成国有资产私有化,表明她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制度。然后,根据对材料的分析,阐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答案】 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主张和经济政策体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有:第一,认为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是各国长期执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第二,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第三,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第四,反对公有制,主张私有化。7.[2022·天津文综,14(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2~2022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指标年份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GDP(万亿元)人均收入(元)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202260016.061795.622022114920.976686.702022194730.1102716.312022344339.8143947.542022432247.11624110.40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10分)【解析】 本题考查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第一小问,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最早提出以财政赤字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学家是凯恩斯。第二小问,阐述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理论以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措施。【答案】 ①凯恩斯。②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为此,凯恩斯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8.[2022·江苏单科,36(A),12分]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30\n,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1)概括上述材料所揭示的理论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6分)(2)凯恩斯在上述材料中的理论观点对当前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6分)【解析】 第(1)问,认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上述材料所揭示的理论观点是凯恩斯扩大内需的政策。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评析。第(2)问,首先阐述我国经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其次说明我国应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提高财政投资的利用效率。【答案】 (1)①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②评析:凯恩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2)我国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有效需求,如扩大消费、刺激民间投资等;政府投资要注意提高效率。一、罗斯福新政1.主要内容(1)整顿金融业。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停业整顿。颁布银行法,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2)恢复和稳定农业。两次出台农业调整法,以稳定农业经营者的收入。(3)复兴工业,从而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4)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2.影响(1)积极作用: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力,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形成。(2)消极影响:新政并没有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二、凯恩斯革命1.主要内容(1)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2)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30\n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实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目前我国工业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行业。据此回答下题。(2022·四川文综,12,4分)怎样化解产能过剩?不同的经济理论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基于凯恩斯的理论,化解产能过剩的经济政策的着力方向是( )A.减少政府投资,压缩产能过剩商品的供给B.放任经济自由,让市场自动实现供求平衡C.调整产能结构,改善产能过剩商品的供给D.实施赤字财政,扩大产能过剩商品的需求【解析】 选D。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D符合题意;A弱化政府干预作用,B强化市场的作用,C通过改善生产自身来改变产能过剩等,都不是凯恩斯的理论主张。【点拨】 凯恩斯理论对中国宏观调控的影响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来解决经济危机。在需求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前提下,我国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通过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在宏观上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而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三、新自由主义1.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2.基本主张(1)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2)新自由主义各学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3)新自由主义各学派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4)新自由主义各学派都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30\n3.影响(1)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了批判,在一段时期内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2)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2022·江苏单科,36(A),12分]材料一 正如货币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无法结束滞胀这种现象的反应一样,与里根经济政策等同的供给学派经济学被认为是因求解滞胀出路而得以确立的。——E·雷·坎特伯里材料二 在应对危机时,各国政府几乎习惯性地拿起凯恩斯主义武器。但是,这个以拉动投资和消费为特征的需求管理手段正在遭受广泛质疑。近年来,我国多位知名学者也希望宏观政策能够从需求管理适当转向供给调控。“解除供给抑制”是这些学者开出的药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供给学派产生的背景是什么?该学派有哪些主要观点?(6分)(2)根据供给学派的观点,结合我国的经济实践,谈谈怎样才能“解除供给抑制”以实现经济增长?(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滞胀问题,因此新自由主义迅速发展;该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从政府行为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影响、效率低等方面回答,从而应限制政府的过度干预等。第(2)问,抓住供给学派的观点,抓住“解除供给抑制”关键信息,可以从税收问题、预算支出降低、政府简政放权、鼓励发展私营经济等方面回答。【答案】 (1)①背景:执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导致滞胀,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②基本观点:过多的政府行为排挤了私人的经济活动,私人经济活动的效率比公共部门高得多;减少政府的活动,限制政府的过度干预。(2)推行税收制度改革,适当削减预算支出;政府应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审批和行政干预;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点拨】 解答本题,首先要准确把握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其次要把经济生活的知识和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分析,第(2)问答案中的推行税收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审批和行政干预、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等正是我国当前采取的经济措施。四、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1.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1)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2)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3)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30\n特别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2.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原因(1)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其传统的自由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等因素的影响。(2)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1948年6月,联邦德国政府经英美占领当局同意,以货币改革和价格改革为先导,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开始逐步建立起来。(3)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日本自然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儒家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五、对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1.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点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市场作用最大中等最小政府干预程度最低中等最高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较高较低优点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缺点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市场盲目性和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削弱了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负担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点这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它们的基本点却是相同的:它们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政府干预只起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作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2022·重庆文综,4,4分)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向于( )A.德国模式 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韩国模式30\n【解析】 选B。A不合题意,德国模式强调社会保障,而材料是削减国家福利支出;C、D不合题意,韩国模式也属于日本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与材料相反;美国模式具有国有经济比重小、强调发挥市场作用等特征,符合材料,故B正确。【点拨】 解答此题,首先是准确把握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同点;其次要辩证认识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分析。1.(2022·四川成都二模,11,4分)许多市场经济的信徒相信“涓滴”理论,即富人消费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最终惠及穷人,如水之向下“涓滴”。里根时期的预算总监大卫·斯托克曼就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维持自由放任将不但使市场中先富起来的人受惠,也最终使最贫困的一群受惠。由此可见,“涓滴经济学”应当属于( )A.亚当·斯密的主张B.大卫·李嘉图的主张C.凯恩斯主义的主张D.新自由主义的主张【答案】 D “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维持自由放任将不但使市场中先富起来的人受惠,也最终使最贫困的一群受惠”强调了发挥市场的作用,故“涓滴经济学”应当属于新自由主义的主张,D正确;斯密和李嘉图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不符合材料中“市场经济”的要求,A、B不符合题意;凯恩斯主张发挥政府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2.[2022·江苏南京、盐城二模,36(A),12分]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22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6分)(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分)【解析】 第(1)问包含三个知识点:一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二是说明凯恩斯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三是说明新自由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问,要求回答我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要求说明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答案】 (1)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30\n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滞涨”。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所以,只要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6分)(2)中国决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应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6分)(2022·海南单科,26,8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运用毛泽东关于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间关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促进当前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8分)【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表明毛泽东著述中的观点,然后点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如何全方位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应与沿海工业共同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仍不平衡。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2.重要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列宁最初赞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已经历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一旦实现公有制,就可以逐步取消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30\n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2)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2.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协调比例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家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3.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关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关系,必须三者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向外国学习: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1)毛泽东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2)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4.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1.(2022·浙江绍兴一模自选模块,0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在管理体制上,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0\n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全国性改革,都伴随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的有序调整。作为一次推动中国深层次改革的历史性会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天平正适度倾向中央。(1)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4分)(2)结合材料分析,谈谈对“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天平正适度倾向中央”的认识。(6分)【解析】 本题从为什么、怎么做两个角度设问,考查对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理解,紧扣教材基础知识。第(1)问,从原因和意义两个角度分析;第(2)问,首先分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天平适度倾向中央的原因,然后分析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答案】 (1)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4分)(2)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需要坚持中央统一领导,这就需要强化中央的权力,保障政令畅通。但同时也要给地方充分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6分)2.(2022·浙江杭州二模自选模块,07,10分)十月革命成功以后苏俄马上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1919年开始,苏俄推行以余粮征集制、企业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1921年3月,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设小型工业企业等,很快取得人民支持。(1)简述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6分)(2)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解析】 第(1)问只要根据教材回答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积极影响即可,难度不大。第(2)问则必须紧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答出启示。新经济政策根据俄国实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因此,它启示我们要解放思想、立足实践进行改革创新;要重视经济工作;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得了积极效果,它启示我们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答案】 (1)①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顺应了农民的要求,从而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③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每点2分,满分6分)(2)①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经济体制。(2分)②要重视经济建设,调动一切力量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分)③要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1分)30\n1.[2022·天津文综,12(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22年至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9分)【解析】 该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做好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是什么,然后从市场主体(劳动者、企业)、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即可。【答案】 ①在市场主体方面,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②在市场体系方面,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就业机制。③在宏观调控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努力为增加就业创造条件。2.(2022·天津文综,1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1992年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恩格尔系数(%)2.755.347.238.8(2022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7.1(2022年)<1(90年代初)2860(2022年)市场化程度(%)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亿元)26.066.576.4(2022年)11144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率(%)≈0.5(1990年)2.7(2022年)*30\n表中的“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南方谈话”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简述,为什么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分)【解析】 材料提供了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指标,涉及1992年和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中央企业资产总额、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等,同时还提供了小注。根据教材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分配制度等角度分析。【答案】 ①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③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④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3.[2022·北京文综,39(4),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8分)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解析】 解答此题要准确识记《经济学常识》中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表述时要依据表格所列的时间段,分阶段准确、简明对应说明。【答案】 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1)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30\n(2)抑制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3)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平。二、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这一提法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2.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3.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框架。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2022·北京文综,35,4分)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a.①到②起因于“滞胀”现象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A.ab B.ac C.bd D.cd【解析】 选C。由①到②起因于“有效需求不足”,a30\n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b说法正确;“滞胀”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c说法错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d说法正确。故选C。【点拨】 本题考查对经济思想脉络的认识,涉及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等五个专题的内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注意知识的前关后连。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上述框架中,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与宏观调控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的过程(1)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2)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出了具体规定。(3)党的十四大以后,开始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在新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2022·海南单科,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济学常识,在①~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时间会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____①____1987年党的“十三大”我国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92年党的“十四大”____②____ 上表反映了我国以____③____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发挥____④____。(8分)【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和材料提示可知,198430\n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故①处答案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故②处答案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纵观表格展现的整体历程可知,表格反映了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故③处答案为“市场”;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故④处答案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答案】 ①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市场(或市场化)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点拨】 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会议,以及提出的重要的论断。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必要性(1)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3)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4)是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和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的需要。2.主要任务(1)主要任务的提出①2022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②2022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指明了方向。(2)主要任务的内容主要任务原因具体措施(或意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30\n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要求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2022·北京文综,38(3),7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7分)【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根据设问,要求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这就需要分析市场调节对水资源配置的意义及局限性,然后分析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的意义。【答案】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局限,(3分)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3分)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1分)【点拨】 回答上述题目,首先要分析设问要求。“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水资源要由“看不见的手”调节,另一方面,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要由“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不利于可持续利用。最后回答: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1.(2022·北京石景山区一模,35,4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有( )30\n①论证了市场失灵的存在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②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③摆脱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④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2.[2022·天津十二区县联考,12(3),8分]《政府工作报告》谈及简政放权时,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说明如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8分)【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把握设问的角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明确用政府权力的“减法”,强调的是政府要减少对经济不必要的干预;市场活力的“乘法”指的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三个角度分析。【答案】 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给企业松绑,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为换取市场活力提供制度保障。(2分)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分)③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换取市场活力。(3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