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2022·重庆)甲、乙、丙、丁分别为2022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经的4个城市。读下表,答复1~3题。城市附近洋流代号位置火炬传递活动日期(当地时间)及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甲①35°45′N122°27′W4月9日 α乙②34°40′S58°30′W4月11日 β丙③23°37′N58°35′E4月14日 γ丁④35°17′S149°08′E4月24日 δ(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C.③为寒流D.④为暖流【解析】 据表中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结合北京奥运会境外传递地点,不难判断甲为美国旧金山,①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乙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②为巴西暖流;丙为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③表示季风洋流;丁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④是东澳大利亚暖流。故D正确。【答案】 D2.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回忆四城市附近地形特点,旧金山、堪培拉和马斯喀特皆位于沿海狭窄平原;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广阔的拉普拉塔平原,应选B。【答案】 B3.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A.α<β B.β>δ C.γ<δ D.δ>β【解析】 此题考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4月9~11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5°N,α=90°-(37°45′-5°)=57°15′,β=90°-(34°40′+5°)=50°20′;4月1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6°N,γ=90°-(23°37′-6°)=72°23′;4月2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8°N,δ=90°-(35°17′+8°)=46°43′。比较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B选项正确。【答案】 B(2022·南京3月)以以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答复4~6题。4.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8/8\nC.海拔的变化D.海陆位置的变化【解析】 图中海拔200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至2000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2000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答案】 C5.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解析】 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答案】 B6.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解析】 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那么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调用中低纬度洋流分布知识,可判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那么7月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答案】 C读下面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答复7~9题。7.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位于( )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解析】 峰丛、峰林和孤峰为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分布区。【答案】 B8.以下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 )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D.“V”字形河谷【解析】 图示地貌的成因是流水的侵蚀作用,与“V”字形河谷的成因相同;北美五大湖是在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的成因是流水沉积,塔里木盆地的沙丘的成因是风力沉积。【答案】 D9.图中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褶曲【解析】 泉水为承压水的排泄方式,可能沿断层面上升,所以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断层。【答案】 C(2022·扬州5月)以以下图为等值线变化图(a>b)。读图,答复10~12题。10.假设图示顺时针旋转135°,为某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图,以下可信的是( )①A处水温低于D处 ②A、B同处大洋深层 ③B处可能有冷海水上泛 ④C处可能受地热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8/8\n图示顺时针旋转135°后,A和D处于同一深度,且是表层;B和C也处于同一深度,处于A和D的下层。根据垂直方向水温的分布,A处高于D处,C处高于B处。B处相对同一深度水温低,可能是由于冷海水上泛,C处相对同一深度海水温度水温高,可能是受地热影响,应选C。【答案】 C11.假设图示逆时针旋转45°,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水平分布图,那么所示的海域最可能是( )A.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的海区B.南回归线以南的海区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海区D.北半球中低纬海区【解析】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是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图示逆时针旋转45°,表示盐度北低南高的海域是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海区。【答案】 C12.假设图示逆时针旋转45°,为海水温度水平变化图,图示海域( )A.A处的纬度比C处高B.流经B处的是暖流C.一定位于南半球D.D处的洋流向南流【解析】 图示逆时针旋转45°,A处的水温比同纬度的D处高,B处的水温比C处低,说明A处的纬度比C处低;该海域最可能位于北半球,流经B、D两处的是寒流,向南流;流经A、C两处的是暖流,向北流。【答案】 D(2022·临川5月)以以下图中等值线所注明的数字为最大年降水量出现高度,单位千米,*点为地理坐标,表示某高原地区,读图答复13~15题。13.关于高原区周边的①、②、③三地,正确的说法是( )A.最大年降水量①=②=③B.距④地相对高度①>②>③C.气温的年较差③>②>①D.昼夜长短的变化①<③<②【解析】 距离海洋越远,受大陆影响越大,气温的年较差越大。【答案】 C14.②、④两处种植面积较广的农作物有( )A.甘蔗和水稻B.黄麻和茶叶C.棉花和小麦D.花生和油菜【解析】 图中②位于我国西南地区,④位于恒河平原,这两处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甘蔗、水稻种植面积较广。【答案】 A15.⑤市是某国首都,影响其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多地震的原因分别是( )A.政治,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B.交通,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C.宗教,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D.地形,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8/8\n【解析】 图中⑤为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首都,且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答案】 A(2022·启东5月)以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答复16~17题。16.a、b、c、d、e表示洋流中,既属于补偿流,又属于寒流的是( )A.e和d B.c和d C.a和e D.b和c【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洋流的有关知识及考生的空间转换能力。根据寒流的概念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 C17.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M点到N点的方向与F点到E点的方向正好相反B.M点到N点的方向与F点到E点的方向相同C.从F点到E点的方向是先西北后东南D.从M点到N点始终沿西北方向【解析】 地球俯视图中,一般圆圈为纬线,放射性的线为经线。由图可以判断,N在M的西北方,E在F的西南方,所以A、B两项都不对。而从F到E的路线方向是不变的,C项错误,应选D项。【答案】 D(2022·青岛12月)读下面某海域盐度分布图,答复18~20题。18.关于A海域盐度的正确判断是( )A.A海域盐度较两侧低B.A海域盐度较两侧高C.主要是因为A海域降水较两侧多D.主要是因为A海域蒸发较两侧少【解析】 A海域正处在等盐度线向数值高方向弯曲处,那么此海域盐度要低于两侧海域,由珠江淡水流入海洋影响所致。应选A。【答案】 A19.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D海域盐度较两侧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寒流的影响B.图示海域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C.图示海域有我国最大渔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D.C海域盐度较A海域低的主要原因是靠近赤道多雨带,降水丰富【解析】 D海域盐度较两侧要高,主要原因是受暖流影响;世界盐度最高海域是红海,此地是南海;我国最大渔场是东海的舟山渔场;C海域纬度较低,受赤道多雨带影响而盐度低于副热带海区的A海域。应选D。【答案】 D20.关于E、F两岛的正确判断是( )A.两岛东侧均有利于晒盐B.两岛资源都很丰富C.两岛西侧降水较多D.两岛河流都没有明显汛期8/8\n【解析】 E、F分别是台湾岛和海南岛,东侧地处迎风坡而降水多,西侧处在背风坡降水少而利于晒盐;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而使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应选B。【答案】 B(2022·黄冈3月)以以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答复21~23题。21.以下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解析】 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即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答案】 A22.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资料缺乏,无法判断【解析】 侵入的岩脉来自地下岩浆冷却而成,故为岩浆岩。【答案】 B23.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解析】 石灰岩、花岗岩和玄武岩不是变质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答案】 B(2022·沈阳5月)读以以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24~25题。24.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解析】 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分解如下:①当地为平地时,是森林植被;②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由森林变为草原;③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答案】 B25.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表达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解析】 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表达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A(2022·济南2月)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据此答复26~27题。26.使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的要素,以下最准确的是( )A.气候变化8/8\n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解析】 由恐龙时代到恐龙灭绝,说明这期间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地理环境由众多地理要素构成,因而可推断中生代后期,使环境恶化的不是气候或植物等单个要素,而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答案】 D27.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表达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光合作用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解析】 地理环境的功能表现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在无人类干扰时,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和动态开展,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答案】 D(2022·浙江杭州2月)读“我国局部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完成28~30题。28.图中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29.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30.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解析】 第28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29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第30题,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处纬度低,海拔不够高造成的。当然如果丙地海拔再高些,就会出现苔原带。【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31.(2022·江苏扬州5月)(10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以以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达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表达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根底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表达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根底的。8/8\n【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达在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上,差异性表达在各地区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的差异上。由于差异性的存在,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答案】 (1)整体 (2)西风带 西南风(风向略)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32.(2022·衡水12月)(10分)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据俄地区新闻通讯社网站2022年11月13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2022年海洋考察工作于日前完毕。据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委员会宣布,2022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科学考察船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太平洋西北部进展了9次科考活动。共有500多名科学工作者参与了这9次海洋科学考察活动。材料二:亚洲东北部区域海陆轮廓图。(1)①海区盐度最低的季节是________季,其次是________季。(2)②海区比较丰富的资源是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在温度和盐度上分别有何差异?其影响因素又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鄂霍次克海和北海在温度和盐度上分别有何差异?其影响因素又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鄂霍次克海和北海沿岸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黑龙江径流对盐度的影响,夏汛和春汛形成入海口附近盐度的两个低值。第(2)题,北海道渔场及其成因。第(3)题,纬度因素、洋流等对温度和盐度的影响。第(4)题,洋流对温度、盐度的影响。第(5)题,两地纬度相同,大气环流、洋流等形成了两岸差异巨大的气候类型。【答案】 (1)夏 春 (2)渔业资源 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 (3)日本海比鄂霍次克海温度高,盐度高。日本海纬度低,且有暖流流经,鄂霍次克海纬度高,受寒流影响较大。 (4)北海比鄂霍次克海温度高,盐度高。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5)鄂霍次克海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北海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海沿岸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鄂霍次克海沿岸受季风影响显著,且有千岛寒流经过。33.(2022·沈阳5月)(10分)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崎、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结合以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3分)(1)图乙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甲及材料,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甲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部)的重要输出地,该工程是________,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该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8/8\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是________,试分析该土壤的特性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根据气温和降水曲线判断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分,气温年较差较小。第(2)题,该区位于云贵高原,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第(3)题,溶洞众多,多地下暗河,是地表缺水的主要原因。第(4)题,西电东送工程及红河水能丰富的原因。第(5)题,红壤及其改进。【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分,温和湿润,雨热同期。(2)喀斯特地貌 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暗河;地表植被少,修养水源的能力小,地表水容易流失。(4)西电东送 处于地势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处于湿润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5)红壤(砖红壤) 特性:酸、瘦、黏。改进措施: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②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③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进土壤构造;④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⑤选择耐酸性的植物。34.(2022·扬州5月)(10分)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沿经线、纬线的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甲图中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2)乙图中A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B→A自然带分异现象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分析乙图中C地冬季降雪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山脉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限,试列举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考察非洲和我国两剖面图,依据图示正确判定区域是解题关键。乙图中B为大兴安岭,A为内蒙古高原,C为日本群岛。【答案】 (1)大致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 从赤道向两极(或从低纬向高纬) (2)温带草原带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3)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在C地受地形抬升;冬季因气温较低形成大量降雪 (4)地势第二级阶梯与地势第三级阶梯(或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限;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限),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限;森林带与草原带的分界限。(任选三项)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