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15 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爽为第一。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安禄山因间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爽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车驾入蜀,搢绅多陷贼,晋卿间道走金州。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矢行遗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选自《新唐书·苗晋卿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B.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C.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D.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B.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引申为士大夫。C.行在,亦称“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经之地。D.京师,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其所在地的行政长官称作“京兆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苗晋卿利用职务,攀附权贵。苗晋卿主持吏部选官时,因张倚得到皇帝的宠幸,于是将张倚之子张爽评为第一,想借此攀附张倚。B.苗晋卿为人谦恭,深受称赞。苗晋卿回乡,郡太守迎接犒劳他,他对劝酒的官员和老人都极尽礼数,受到当时人们的赞扬。5\nC.苗晋卿颇有声望,受到排挤。安禄山反叛时,杨国忠因忌恨苗晋卿有声望,违背皇帝的旨意,任命苗晋卿为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D.苗晋卿屡历要职,深受器重。苗晋卿多次被朝廷授予高官,唐肃宗任命他为左相,唐代宗优待他,驾临小延英殿同他议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禄山因间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2)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韩缜字玉汝。登进士第,签书南京判官。仁宗以水灾求直言,缜上疏曰:“今国本未立,无以系天下心,此阴盛阳微之应。”词极剀切。前此,武臣不执亲丧。缜建言:“三年之服,古今通制;晋襄衰墨从戎,事出一时。”遂著令,自崇班①以上听持服。参知政事孙抃持禄充位,内侍史志聪私役皇城亲从。缜皆极论之。帝为罢抃,而正志聪罪。迁侍御史、度支判官。夏谅祚死,子秉常嗣,遣使求封册②。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帝喜改使陕西。入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以兄绛执政,改集贤殿修撰、盐铁副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熙宁七年,辽使萧禧来议代北地界。召缜馆客,遂报聘,令持图牒致辽主,不克见而还。知开封府,禧再至,复馆之。诏乘驿诣河东,与禧分画,以分水岭为界。复命,赐袭衣、金带。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相蔡确与章惇谋诬东朝,及确为山陵使,缜暴其奸状,由是东朝及外廷悉知之。确使还,欲以其属高遵惠、张琎、韩宗文为美官。缜曰:“遵惠为太后从父;琎者,中书郎璪之弟;宗文,臣侄也。今擢用非次,则是君臣各私其亲,何以示天下?”乃止。元祐元年,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论缜才鄙望轻,在先朝为奉使,割地六百里以遗契丹,边人怨之切骨,不可使居相位。章数十上,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请老,为西太一宫③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选自《宋史·韩缜传》,有删改)注①崇班:官名,即内殿崇班,宋代武臣阶官。②封册:天子封赐王侯之文书。③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帝喜/改使陕西B.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帝喜/改使陕西C.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帝喜/改使陕西D.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帝喜/改使陕西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服,即居丧守孝。服制是指死者亲属按照与其血缘关系的亲疏尊卑,穿戴不同等级的丧服制度。B.牒,中国古代百姓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指用竹或木制成的短简,将其编连在一起称为牒。C.金带,金饰的腰带。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所佩腰带,有革、金、玉、银等差别。金带是在待诏有功时给予的奖励,是荣誉的象征。5\nD.观文殿大学士,宋代官名。皇祐元年置,由曾任宰相大臣担任。无职掌,掌出入侍从以备顾问。★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缜性情耿直,光明磊落。他在皇帝征求水灾的意见时,言语犀利地提出个人见解;在任命官员的问题上,他反对任用和君主、大臣关系密切的人。B.韩缜弘扬美德,推行孝道。在武臣不守丧礼的问题上,他用为父母守孝三年是自古到今共同的典制来阐述观点,皇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C.韩缜直言无私,一心为国。对一些无所作为的高官和滥行职权的人,他深恶痛绝,极力批判,促使皇上最终按照律法对他们治罪严惩。D.韩缜有礼有节,讲究谋略。在对待辽使的问题上,韩缜始终礼遇对方;在对待蔡确的问题上,他选择在恰当的时机揭露其罪状。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缜上疏曰:“今国本未立,无以系天下心,此阴盛阳微之应。”(2)今擢用非次,则是君臣各私其亲,何以示天下?5\n专题突破练15 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1.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首先,应梳理文意,理解文意,分析句子结构。“河北采访使”为官职名,不可断开,同时排除A、D两项;“尝入计”与“谒归壶关”是两件事,应予断开,所以选择B项。2.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A项,是对“致仕”的解释,结合上下文,可判定其正确无误;B项,是对“缙绅”的解释,结合语境,可知其正确无误;C项,是对“行在”的解释,结合语境“拜左相”可知,是皇帝行幸所经之地;D项,“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错,京师指的是国都,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称作“京畿”,京畿所在地的行政长官称作“京兆尹”。3.C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意。A项,是对第一段“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的转述,与文本内容相符。B项,是对“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的转述,与文本相符。C项,“杨国忠……违背皇帝的旨意,任命苗晋卿为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苗晋卿拜见皇帝时,用年迈来推辞,违背皇帝的旨意;另外,苗晋卿也并不是杨国忠任命的。D项,是对第三段“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的整合转述,正确无误。4.参考答案(1)安禄山趁机奏告皇帝,皇帝为此在花萼楼复考核实,考中者才十分之一二。(2)考查祖宗的旧例,就没有冢宰的条文,奉行遗诏就应当处理朝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重点词:“因”“覆实”“中”“裁”。(2)重点词:“稽”“故事”“奉”“听朝”。参考译文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代以儒学著称。考中进士,调任修武县尉,多次升官后任吏部郎中、中书舍人,主持吏部选举事。当时天下太平,参加选官的常有一万人,李林甫任吏部尚书,专掌国家大政,将选官的事委托给苗晋卿和宋遥,但每年命令其他官员共同考定,审核官员的实际才能。天宝二年,考判入等者共六十四人,分甲、乙、两三科,以张爽为第一。张爽,是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倚新近得到皇帝的宠幸,苗晋卿想要攀附他,张爽本来没有学识,因此舆论喧嚣不平。安禄山趁机奏告皇帝,皇帝为此在花萼楼复考核实,考中者才十分之一二,张爽一整天都拿着试卷,不能下笔应答,人们称之为“曳白”。皇帝大怒,贬张倚为淮阳太守,宋遥为武当太守,苗晋卿为安康太守。第二年,苗晋卿调任魏郡太守,即任河北采访使。他在任三年,政令教化广泛推行。曾经入朝汇报有关工作。请假回到壶关,望见县门就下马步行,属吏劝阻,苗晋卿说:“过官府应当下马,更何况是父母之邦呢?”郡太守迎接犒劳他,让属下县令巡行劝酒,酒一送上,苗晋卿必然一口喝完,侍奉的老人有献酒的,苗晋卿走下西阶拜谢后才饮酒,当时人们赞扬他的恭敬。安禄山反叛,窦廷芝放弃陕郡不去防守,杨国忠本来就忌恨苗晋卿有声望,便上奏说“东道是叛军进军的要害,非大臣不能守住”,朝廷任命苗晋卿为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苗晋卿拜见皇帝时,用年迈推辞,违背皇帝的旨意,皇帝听任他退休回家了。皇帝入蜀,士大夫官员大多陷入叛军之手,苗晋卿抄小路逃到金州。唐肃宗到达扶风,把他召到驻地,任命为左相。平定京城,封苗晋卿为韩国公,享用封邑五百户,改任侍中。唐玄宗去世,唐肃宗病重,下诏苗晋卿代理冢宰,他坚决推辞说:“先帝有遗诏,叫皇帝三天后听政,考察祖宗的旧例,就没有冢宰的条文,奉行遗诏就应当处理朝政。希望皇上顺应变化,而使天下幸运。”皇帝不听从他的意见。几天后,唐代宗即位,又下诏苗晋卿代理冢宰,他坚决推辞才得以免除。这时苗晋卿年老行动迟缓,请求隔日来一次政事堂。皇帝优待他,听任他入阁不快步行走,皇帝专门为他在小延英殿召见对话。宰相在小延英殿召见对话,从苗晋卿开始。永泰初年苗晋卿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追赠为太师,命京兆少尹办理丧事,谥号叫懿献,元载未显贵时,为苗晋卿所知遇,元载这时任宰相,因此婉言劝说有关部门改谥号为文贞。5.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本题所选句子没有结构一致的句式,虚词的标志也很少,所以应根据语法知识和句意断句。首先找句子中的动词“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中的“责”是动词,“夏人不修职贡”作宾语,因此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引服”结合语境可知意思是“认罪”,缺少主语,所以不能单独断开。“迨夜”意思是“到了晚上”,表时间,可以单独成句。据此排除D项,故选C项。6.B 解析5\n本题考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A项,是对古代丧礼服饰的考查,“持服”有等级差别;B项,“中国古代百姓往来文书”错,应为“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C项,是对“金带”内涵及作用的阐释,由语境“复命,赐袭衣、金带”,可知解说正确;D项,是对宋代“某某殿大学士”的解说,根据语境“章数十上,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请老,为西太一宫使”可判定其正确无误。7.C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意。A项,是对“仁宗以水灾求直言,缜上疏曰”“词极剀切”“参知政事孙抃持禄充位,内侍史志聪私役皇城亲从。缜皆极论之”等的转述与概括,与文本内容一致;B项,是对“‘三年之服,古今通制;晋襄衰墨从戎,事出一时。’遂著令,自崇班以上听持服”的正确转述;C项,“促使皇上最终按照律法对他们治罪严惩”错,由文中的“帝为罢抃,而正志聪罪”可知,应为皇帝罢免了孙抃,治了史志聪的罪,一个罢官,一个治罪;D项,是对“召缜馆客,遂报聘,令持图牒致辽主,不克见而还。知开封府,禧再至,复馆之。诏乘驿诣河东,与禧分画”及“及确为山陵使,缜暴其奸状,由是东朝及外廷悉知之”等句的转述。8.参考答案(1)韩缜上奏说:“如今国家的根基还没有稳固下来,没有办法维系天下百姓的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2)如今提拔选用他们不按常规,那么这就是君主和臣子都各自偏爱自己的亲人,(这样做的话)用什么去昭示天下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中“本”“立”“无以”为得分点;(2)中得分点为“擢”、“非次”、“私”、宾语前置句等。参考译文韩缜字玉汝。考中进士,签书南京判官。宋仁宗因为水灾的事情征求正直的言论,韩镇上奏说:“如今国家的根基还没有稳固下来,没有办法维系天下百姓的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他的言辞十分切合事理。在此之前,武将不为父母服丧。韩缜进言说:“三年服丧,是从古至今共同的典制;晋襄穿着丧服出征,没有守孝是一时之事。”皇上于是制定法令,从崇班以上的人都责成他们居丧守孝。参知政事孙抃拿着俸禄徒居官位;内侍史志聪私下里役使皇帝亲卫。韩缜极力批判这些情况。皇上因此罢免了孙抃,并惩治了史志聪的罪行。升任韩缜为侍御史、度支判官。夏人谅祚死后,他的儿子秉常即位,派人请求封册。朝廷正责备夏人没有对朝廷按时纳贡,想选择一个人去诘问夏的使者。韩缜刚好向皇帝辞别,神宗命令他前往。韩缜到了驿馆问罪谴责,使者认罪。等到晚上,韩缜向皇帝报告了这件事情。皇帝大喜,让他改任陕西转运使。进入京师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因为他的兄长韩绛掌握权势,改任集贤殿做编纂、盐铁副使,凭借天章阁待制的身份掌管秦州。熙宁七年,辽国的使者萧禧来议定代管北地的边界。皇上命令韩缜接待宾客,并派他回访辽国,让他拿着图牒送给辽国的君主,韩缜没有能够见到君主就回来了。韩缜掌管开封府,萧禧又来了,(韩缜)再次接待他。皇帝下诏(韩缜)乘着驿车到河东地区,和萧禧分别划定地界,把分水岭作为界线。回来向君主复命,皇上赐给他袭衣、金带。哲宗继位,韩缜担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相蔡确和章惇图谋诬陷太子,等到蔡确担任山陵使,韩缜揭露了他的罪状,由此太子和外廷都知道了这件事。蔡确出使回来,想任命他的下级官员高遵惠、张琎、韩宗文担任位高禄厚的官职。韩缜说:“高遵惠为太后的叔父;张琎,是中书郎张璪的弟弟;韩宗文,是我的侄子。如今提拔选用他们不按常规,那么这就是君主和臣子都各自偏爱自己的亲人,(这样做的话)用什么去昭示天下呢?”于是任用被停止。元祐元年,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他们认为韩缜才学鄙陋,名望卑微,在先朝担任奉使,割地六百里来送给契丹,边疆的人怨恨他到骨子里,不可以让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几十个奏折呈上,韩缜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颍昌府知府。韩缜请求告老还乡,担任西太一宫的官吏,以太子老师的身份退休。绍圣四年去世,时年七十九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