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2年上学期哈尔滨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CCADCDBBDBDBDBBC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BDDBDABACDABCACD33.4/4\n34.总分(12分)明确提出论题(3分)论述(9分)一等(12-9分)①论题明确,完全围绕题目主旨,准确体现材料核心信息。(3分)②论题能够围绕题目主旨,能够体现材料基本信息。(2分)②论题没有围绕题目主旨,未能体现材料信息。(0分)①围绕所提论题展开论述,理由充分;②准确运用相关史实,层次清晰;③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逻辑严密。二等(8-5分)①基本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理由较充分;②史实运用较准确,层次较清楚;③语言表达比较规范,逻辑较清楚。三等(4-0分)①论述脱离论题,或缺少必要论证;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未运用相关史实;③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关系不清。示例一:论题: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动深刻影响中国的国家地位。(3分)4/4\n论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扩张与暴力掠夺,中国凭借强大的传统经济坚持朝贡贸易体制并处于优势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逐渐主导了世界自由贸易秩序,中国被迫接受的条约通商体制导致国家地位不断下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经济秩序发生剧烈冲突和动荡剧变,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并收回了一些国家主权;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进入两个市场对立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升了国力和地位;20世纪末以来,借助WTO等贸易自由化机制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深入改革开放并积极参与制定多边贸易规则,国家实力与地位迅速提升。结论:总之,近代以来,面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动,中国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地位就得到提升,反之国家地位与利益就会受损。(三点9分)示例二论题:世界经济秩序的演进推动中国社会逐渐转型。(3分)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扩张和暴力掠夺,中国总体维持传统的贡赐贸易,但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霸主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借助条约框架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经济近代化也开始起步;二战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无序与动荡,国民政府推动经济建设和法币改革,官僚资本主义日益发展;二战后,美苏对抗导致两个市场对立,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20世纪末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结论:总之,随着世界经济秩序变化,中国经济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转型。(三点9分)其他论题:中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世界经济秩序的构建;世界经济秩序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存在联动关系等。只要考生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秩序的关系提炼主题,并能够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地展开论证,均可酌情得分。结论部分属于酌情加分,总分不超过12分。35.(1)变化:家庭形态由集体大家庭为主变为个体小家庭为主;家庭内部人数由多变少,人员关系由复杂变得简单;宗法制度对家庭的影响由强变弱。(6分)(2)可行性: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击了宗法势力和贵族特权。(3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意义:推动了秦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秦实行编户,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易于秦推行什伍连坐制度,保证兵源,加强对百姓的控制。(6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4\n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