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日期:6月9日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5题,每题2分,计70分)1、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B.自然环境的变化C.耕作经验的丰富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里的“它”是指A.都江堰B.坎儿井C.郑国渠D.隋唐大运河3、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4、“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发生于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C.百姓皆重商轻农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6、在中国元朝时候,马可波罗曾到中国游历,他不可能带回意大利的物品是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④7、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商品经济停滞不前B.官营手工业开始没落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8、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于A.沿海地区B.北京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9、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张謇C.李大钊D.鲁迅1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A.严重倒退B.顺利发展C.停滞不前D.曲折发展1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10\n12.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3、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B.31C.73D.19314、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15、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省份是A.安徽、四川B.北京、上海C.福建、广东D.湖北、山东16、图3拍摄于1955年,图中农民在A.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B.申请加入人民公社C.选举组成村民委员会D.签署土地承包合同17、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8、在下列哪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19、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福建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史实与该结论相符的是①设厦门经济特区②设福州为沿海开放城市③开辟闽东南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视察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20、香港歌星张明敏以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歌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民国建立后D.国民革命后21、10\n“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材料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时尚B.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此时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C.民国政府倡导旧式婚礼的稳定性D.新文化运动已蓬勃开展22、现代人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称谓上的变化,本质上反映A.男人社会地位下降B.西式称谓取代传统称呼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23、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条电报线架设于A.北京B.台湾C.山东D.新疆24、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①自行车②有轨电车③公共汽车④地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25、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A.《渔光曲》 B.《歌女红牡丹》C.《定军山》 D.《难夫难妻》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B.商帮与会馆的出现C.新航路的开辟D.宗教改革的开展27、“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28、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信息技术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29、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首先发生在英国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30、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国家代号1871年1900年煤炭钢铁煤炭钢铁①117.06.7225.013.9②37.91.75149.815.1③41.91.77240.824.0A.美国、英国、德国B.德国、美国、英国C.英国、德国、美国D.英国、美国、德国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3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于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10\n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人要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33、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34、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这主要说明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C.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D.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35、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中,《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调整了A.金融市场秩序B.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C.农场主与国家的关系D.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5分,共30分,按照各题要求回答。)36.(15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0\n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的③航线是___________(航海家)开辟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5分)(2)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创制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5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37(15分)历史照片和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荒芜的农田美国经济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等待求职的失业者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的人群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材料三: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发布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请回答:(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10\n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主要政策。(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及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4分)10\n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准考号_____________命题学校:罗源一中命题教师:郑晓英复核教师:郑国华……………密……………封……………装……………订……………线……………………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罗源一中第一次月考高中一年历史科答题卷考试日期:6月9日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答案二、非选择题(2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5分,共30分)36、(1)6分答:10\n(2)6分答:(3)3分答:37、(1)4分答:(2)3分答:(3)4分答:(4)4分答:10\n10\n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准考号:.---------密………封…………装…………订………线----------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5分,共30分)37.(15分)(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不能。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3)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4分)(4)影响: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战后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或开创国家干预的新模式)。(2分)启示: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与策略;实践中探索,实践中创新。(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10